区大相
【注释】 1. 玄:道教用语,指玄门、玄门之境。 2. 鸾鹤纷纷相迎:形容景色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3. 松构一亭翠:指用松木建造的亭子,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树木。 4. 霓缝几片轻:指用云霞装饰的栏杆上有几片飘落的薄纱。 5. 步虚行: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意为在虚无缥缈的境界中行走。 6. 剔藓读金版:指在苔藓覆盖的石碑上仔细阅读。 7. 披花聆玉笙:指在盛开的花朵间聆听美妙的音乐。 8.
【注释】 杂曲:即《杂歌》,一种歌曲,多由民间流传。瑶台:指仙境或天宫。英:美玉。堕落:落入。粪壤:泥土、腐土。白日:太阳,此处比喻光明。春风:春天的风,此处借指美好的东西。不起:不能吹起。 【赏析】 《杂曲·怨诗行》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美人失宠,被遗弃在污泥浊泥之中为题材,抒发了对爱情的绝望之情。 开头四句“可惜瑶台英,堕落粪壤里。白日照不及,春风吹不起
【注释】 杂曲:即《杂曲歌辞》。 南陌上:指京都长安的南面大道。这里泛指京城中的道路。 有女颜如花:颜,容颜;如花,比喻女子貌美如花。 周道:大道。平如砥:像磨光的石子一样平整。 何须向狭斜:向,往。狭斜,指窄巷、僻路。何必去狭窄污秽的街巷呢? 赏析: 这首诗以“朝游南陌上”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身份——在京城南面的道路上漫步,所见之人是一位容貌美丽的女子。诗的前两句为后两句作铺垫
【注释】 杂曲:古代乐曲之一。 清歌何处发:即《清商怨》,是一首古琴曲名。 哀响绕行云:指音乐声环绕着行云。 夫君闻不闻:丈夫听见了吗? 赏析: 此诗为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一个字,押平声韵。前两句写乐曲的由来和它所发出的地方;后两句写乐曲在暮色中飞旋,其声似乎在问:丈夫是否听见了这悠扬的乐音。 “清歌何处发”一句,说明这是一首来自清商之地的古琴曲调
【注解】 浔阳曲:指《渔歌子》词。 夕阳渡楚水,微雨集吴船:意思是说夕阳映照着江水,细雨飘落在吴地的船上。 江风白浪起,君行若个边:意思是说江上吹来了阵阵寒风,江水泛起层层白浪,而你却要远行,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赏析】 此词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作者当时任江陵府司法参军。 上片“夕阳渡楚水,微雨集吴船”,写景。“楚水”是长江流经湖北地区时的名称,这里泛指长江之水
注释: 1. 宿昔金兰约:指过去与友人结下的深厚友谊。宿昔,过去;金兰,指结为生死之交的朋友。 2. 同心与我亲:意思是说,我们心心相印,如同手足般亲密无间。 3. 如何相信久:意在表达对这种长久友情的怀疑和不确定。 4. 犹畏路傍人:意在表达对外界干扰的担忧,害怕受到旁人的窥视或议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抒发对朋友深厚友情的珍惜和对外界干扰的担忧
诗句原文: 门对九江水,送郎只一处。 莫作九派流,寻郎无处所。 注释解释: - 门对九江水:门面对着宽阔的九江江水,形容门户开阔,景色壮阔。 - 送郎只一处:表达送别之情,但只能在一个地点,意味着离别后无法再见。 - 莫作九派流:不要像九大支流一样分散,寓意要坚定目标,不分散精力。 - 寻郎无处所:寻找心爱的人没有方向,表达了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宽广的水边景色
【注释】 浔阳:今江西九江市。 樊邓:樊城与邓城,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夏口:今湖北武汉。 武昌柳:指长江边的杨柳。 【赏析】 《浔阳曲》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诗中通过作者对江南一带景色的记忆,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家乡的怀念之情。 首句“昨日经樊邓”写诗人昨日经过襄阳(樊城)、邓州一带,今日又来到夏口。两句一前一后,时间顺序井然有序,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颔联“仿佛浔阳城,已映武昌柳”
如何谪官日,气色满长途。 少妇元名玉,佳儿遂捧珠。 兰徵何夕梦,蓬挂此时弧。 桂发初盈月,驹生即过都。 恒言万事足,暂遣百忧无。 去看车中载,归看膝下趋。 宦情穷亦喜,客舍滞仍娱。 行灶传汤饼,邀予歌凤雏。 贬官。长途,形容路途遥远漫长。名玉,女子的芳名。珠,儿子。兰征,比喻美好的征兆。蓬,草名,这里代指妻子。鸾,指凤和凰,古代传说中鸟王和鸟后相配为夫妇。桂发,桂花盛开,这里指中秋时令。驹,小马
【注释】 南浦:指长江口的南岸。 三千里:指大江,长江流长达三干余里。 最伤情:最令人伤感。 侬(nóng):我。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的诗。诗人在南浦送别情人远去时,触景生情,以“南浦”为题,抒发离愁别恨,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首句“大江三千里,南浦最伤情”,点明了离别的地点——长江边的南浦,同时表明了离别的时间之久和离别的地点之偏。次句“江流日夜深,是侬泪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