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解析】 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诗多反映山水田园和佛教道教的思想内容,善写山水田园风光或静谧的夜晚情景,表现隐逸生活和游山玩水的乐趣,以清淡灵透的语言给人以清新之感。本诗首两句为反问句,用直率、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第三句是说君王不重用他,把他抛弃了。第四句则是说他自己荒废了才德,不能有所作为。最后一句是说自己虽然有过失,但改过自新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逝者”,指逝去的人;“日月其遒”,意为日月运行,时光流逝;“烈士壮心,奚必凛秋?”意为有志之士的壮怀,何必要受严霜秋风的煎熬;“嗟我怀思,在彼中洲”意为感叹我思念着远在天边的故乡;“望而不见,我心伤忧”,意为望着他乡却看不到他,我内心感到忧伤悲痛。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励志诗”,即劝勉人们奋发向上的诗歌,一般用“励志”
【注释】 在昔:过去。弱龄:年幼时期,指少年时。粗事诗书:粗略地涉猎诗书。鬒发其蓬:指年老时头发像蓬草一样散乱。税驾:辞官归隐。朝华夕殒:早晨开花晚上即凋谢。奄忽:忽然。居诸:居于其中。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发诗人人生感慨的抒情诗。全诗以“我”为中心,通过写自己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短暂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首句“在昔弱龄,粗事诗书”
诗句释义: 1. 人亦有言,下流莫处: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贤者也有他们无法避免的困境。这里的“下流”指的是道德上的堕落或行为上的不端。 2. 高岸为谷,百恶是注:比喻高尚的人能够化解邪恶,将它们转化为美德。 3. 祸福之门,贤者所杜:强调真正的智慧和谨慎可以避免许多祸福。 4. 慎尔发机,荣辱之主:意味着在决策时要慎重,因为任何决定都可能带来荣华富贵或名誉毁谤。 译文:
【注释】 畴:大。不细:不细致。迩:近。远是迈:远走高飞。岱:泰山,古代五岳之一。攸:乃。替: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励志诗,勉励人要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成就伟业。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用四个三字组,分别用“不”和“而”作连接词,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主题思想。 第1、2句:“畴能不细,而丰于大”。这是说人的能力,如果不够细致,那么能力就会变得丰富。这里把人的能力比作土地的面积
【注释】 不(fǒu),何,怎么。曷(hé),什么。蓺(yì),栽种。施,施行。丹雘(bó),红色染料。咨(zǐ),咨询。度,考虑。胡成,胡人。殖(zhí),种植。将落,将要凋落。 【翻译】 不要栽种树木和庄稼,怎么能希望秋天有收获? 不要修剪树木和枝条,如何能施展红色的染料? 我的土地是我的家,要慎重地考虑问题。 不要为异族人做事,不要自己辛苦却让成果消失。 【赏析】
励志诗逐句释义 上善若水,是以有德。 释义: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它以最柔顺的方式适应和滋养万物。因此,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总是能为社会带来益处。 下士闻道,笑而不识。 释义: 那些见识浅薄的人,一旦听到高深的道理,虽然表面上表示赞同,但内心并不真正理解或接受。 鹪鹩巢林,卑栖自溺。 释义: 鹪鹩(一种小鸟)在树林中筑巢,因为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小天地,而忽视了更大的生存环境。
定朝鲜 皇赫怒,命东征。千翼举,七萃行。渡绿江,援王京。鳌足断,海波平。 扶桑拂,旸谷升。旭日中,仰大明。 戮群倭,定朝鲜。武功振,文德宣。櫜弓矢,戢戈鋋。藩服固,王会全。 祥瑞降,诸福骈。祝圣寿,万斯年。 【注释】 ①定:平定。 ②皇赫怒:皇帝非常愤怒。 ③命:指命令,命令东征。 ④千翼:形容军队众多如鸟的翅膀。 ⑤七萃:七个大部队。 ⑥渡绿江:渡过绿江。绿江即鸭绿江,流经朝鲜半岛,故名。
【译文】 那些有德之人,他们的德行和业绩每天都有所进步。 即使他们都是圣哲之才,他们也依然忧虑勤勉,不敢懈怠。 可怜我这样的小人物,又算得了什么舜呢? 年少时没有学到知识,到了壮年也没有做出什么名声。 【注释】 1. 大人:此处指道德高尚的人。 2. 聿:通“与”,用。 3. 忧勤:忧虑并勤劳不懈。 4. 嗟(jiē)余小子:叹词,表示自谦或感叹。 5. 少也:年轻时。 6. 失学
【注释】 杂曲:即《杂曲歌辞》。 南陌上:指京都长安的南面大道。这里泛指京城中的道路。 有女颜如花:颜,容颜;如花,比喻女子貌美如花。 周道:大道。平如砥:像磨光的石子一样平整。 何须向狭斜:向,往。狭斜,指窄巷、僻路。何必去狭窄污秽的街巷呢? 赏析: 这首诗以“朝游南陌上”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身份——在京城南面的道路上漫步,所见之人是一位容貌美丽的女子。诗的前两句为后两句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