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涉玄境,鸾鹤纷相迎。
松构一亭翠,霓缝几片轻。
问予何事至,聊学步虚行。
剔藓读金版,披花聆玉笙。
一童守药鼎,一童抄丹经。
灵液春杯泛,仙床卧簟清。
搴霞卷玉袖,浥露摘璚英。
即事契真想,杳然非世情。

【注释】

  1. 玄:道教用语,指玄门、玄门之境。
  2. 鸾鹤纷纷相迎:形容景色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3. 松构一亭翠:指用松木建造的亭子,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树木。
  4. 霓缝几片轻:指用云霞装饰的栏杆上有几片飘落的薄纱。
  5. 步虚行: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意为在虚无缥缈的境界中行走。
  6. 剔藓读金版:指在苔藓覆盖的石碑上仔细阅读。
  7. 披花聆玉笙:指在盛开的花朵间聆听美妙的音乐。
  8. 一童守药鼎:指一位童子守护着药鼎。
  9. 一童抄丹经:指另一位童子正在抄写着丹经。
  10. 灵液春杯泛:指用灵液调制的酒泛着春天的气息。
  11. 仙床卧簟清:指躺在仙床上,感觉席子清爽宜人。
  12. 搴霞卷玉袖:指撩起衣袖,手捧云霞。
  13. 浥露摘璚英:指用手沾湿露水,采摘花上的嫩芽。
  14. 即事契真想:指随缘而动,契合自然真意。
  15. 杳然非世情:指远离尘世的繁华喧嚣,超脱世俗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道士生活的诗,通过描绘道士们的日常活动来表现他们追求自然和真意的生活态度。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道士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诗人通过“偶尔涉玄境,鸾鹤纷相迎”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玄门环境。这里的“鸾鹤”象征着高洁和吉祥,它们纷纷前来迎接诗人,寓意着道士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道士们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亲近。

“松构一亭翠,霓缝几片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们居住的环境。用松木建造的亭子周围环绕着翠绿的树木,云霞装饰的栏杆上有几片飘落的薄纱。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

“问予何事至,聊学步虚行”两句揭示了诗人来访的目的。他来到这里是为了学习道士们的修炼方法——步虚行。这种修炼方法源于道教中的“步虚声”,旨在通过诵读经文来净化心灵,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诗人通过询问自己的使命,表达了对这种修炼方法的追求和向往。

“剔藓读金版,披花聆玉笙”两句展现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专注与虔诚。在苔藓覆盖的石碑上仔细阅读,倾听着盛开花朵间美妙的音乐。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修行态度,也强调了他在修行过程中对知识的重视。

“一童守药鼎,一童抄丹经”两句描述了道士们生活中的另一面。他们中有一人负责守护药鼎,另一人正在抄写丹经。这些活动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修行的一部分。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们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还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真意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