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超雪
【注释】 韩山亭:指位于山东济南西郊的韩家庄,是一处名胜古迹。韩氏家族自唐以来世代簪缨,其地亦多有文化积淀。集仰小亭:指在韩山亭附近建起的小亭子,供游人休憩观赏。幽人:隐士。独往还:独自往来。风微花气足:形容春天风吹来,花香沁人心脾。树密鸟声闲:树木茂密,鸟儿鸣叫的声音也显得悠闲。鱼跃有源水:水中鱼儿欢快跳跃,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云登无尽山:云雾缭绕的山峰高不可测、无边无际。 【译文】 集仰小亭间
【注释】: 咏梅 1. 风霜盈草莽,独出占春芳。——形容梅花在严寒的天气中独自开放,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2. 闲卉肥何益,清姿瘦不妨。——对那些没有特殊才能的人表示轻视,认为他们即使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3. 林花方匝匝,风景自苍苍。——描述林间繁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 每作罗浮想,梦回袭暗香。——暗示着诗人常常在梦中回到罗浮山,感受到那里的花香四溢。
秋云 出没难留迹,去来不自任。 繁生疑有蒂,随处见无心。 石坞封寒翠,松门落片阴。 金风吹正急,飞逐九皋禽。 注释: - 出没难留迹:形容秋云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其踪迹。 - 去来不自任:形容秋云来去无踪,不受自己控制。 - 繁生疑有蒂:形容秋云虽然繁多,但看似杂乱无序,给人一种像是有意为之的感觉。 - 随处见无心:形容秋云无处不在,但又似乎没有固定的形状或位置,给人一种无心之境的感觉。 -
秋怀 比来秋落莫,高枕菊花前。 古木收残雨,疏篱宿冷烟。 三山人自远,千里恨难传。 何处砧声急,悠悠到耳边。 【注释】 1、比来:近来。 2、莫:无,没有。 3、收残雨:收尽了雨水。 4、疏篱:稀疏的篱笆。 5、三山: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在今浙江钱塘江以东,即蓬莱三座山。 6、人自远:人已离开得很遥远。 7、悠悠: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译文】 近来秋意渐浓,我无心观赏落日
【赏析】 这是寄赠友人的诗歌。首联说,虽然我们同在天地间,但从来没有分别过;次联写,川原上的人彼此相隔遥远,梦中的魂灵也多有疑惑;第三联说,只有野趣是共同的,寒花可以托付,让它们迟延开放;末联说,我住在山房里,准备晚上和你一起裁制诗稿。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乾坤:指天地、宇宙。 2. 何曾有别离:没有过离别。 3. 川原:指平原。 4. 人自隔: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在乾坤内,何曾有别离。 川原人自隔,魂梦客多疑。 野趣凭谁话,寒花托使迟。 山房悬一榻,待汝夜裁诗。
集仰小亭间,幽人独往还。 风微花气足,树密鸟声闲。 鱼跃有源水,云登无尽山。 骋怀神自远,万汇各开颜。
释超雪并不是明代诗人,而是清代人。释超雪是一位在明代有作品流传的诗人。他的作品《寄陈延煜文学》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释超雪,字宜白,出生于海阳,原籍福州。他在明代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潮州的西郊,并在那里创立了竹林庵。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主要属于明代,而不是清代。他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释超雪是一位值得一提的明代诗人。尽管不是清代诗人
释超雪并不是明代诗人,而是清代人。释超雪是一位在明代有作品流传的诗人。他的作品《寄陈延煜文学》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释超雪,字宜白,出生于海阳,原籍福州。他在明代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潮州的西郊,并在那里创立了竹林庵。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主要属于明代,而不是清代。他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释超雪是一位值得一提的明代诗人。尽管不是清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