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永叹三首 门第崔卢又盛年,饶耕负戴总欢然。 天生此子宜栖隐,偏夺高柔室内贤。 注释: 《永叹三首》是清代诗人张之洞所创作的一组七言诗,共有三首。其中第三首为:“门第崔卢又盛年,饶耕负戴总欢然。天生此子宜栖隐,偏夺高柔室内贤。”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门第显赫如崔卢,正值壮年又丰年, 农夫耕田牧牛总欢喜,生活自在乐无边。 天赐英才应隐居,不宜出仕受尘缘, 高才大德家中贤,独占鳌头美名传。 赏析:
【小孤山】 霿髻嵯峨插镜空,山容孤与客心同。 明波自惜青青影,不逐淘沙走向东。 注释: 霿髻(yǎn jí)指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嵯峨(cuó é)形容山峰高峻陡峭。插镜空:插入镜中,比喻山势高耸,插入云端。孤与客心同:与诗人心情一样,感到孤独、寂寞。明波:明亮的水波。青青影:青翠欲滴的倒影。淘沙:指黄河中的泥沙,此处指代黄河水。走向东:意喻向东流去。赏析:
【注释】: 1. 悲愤五首悼亡室滦州石氏:这是作者自题的五首诗,以抒发自己对于亡妻的哀悼之情。 2. 龙具凄凄:指妻子去世后家中萧条冷落的景象。龙具:指龙衣(即龙袍),古时候皇帝或贵族穿的衣服,用金线制成。 3. 忍寒:忍受孤独和寒冷的生活。 4. 箧(chè)中敞布剩衣单:形容家境贫寒,衣物破烂不堪。箧(xié):小箱子,用来存放东西。敞布:敞开的布衣服。剩衣单:剩下的单薄的衣服。 5.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重点字词赏析。 ①“戟门阶下绿苔生”一句是说在戟门前,台阶下的长满了青绿色的苔藓。这是对国子监的描写。②“凤翥鸾翔老眼明”一句是说,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作者感到精神振奋。这是对国子监中人的精神风貌的描写。③“文未丧”一句是说国子监的师生,文风没有丧失。④“岿然十鼓两司成”一句是说国子监师生在国子监中学习,十年磨一剑,最后成为一代才子。 【答案】 诗句
【注释】 1. 念奴歌:唐时教坊有念奴子曲,相传为唐代宫人乐妓念奴所传唱,因名。 2. 贺琵琶:以琵琶自比之意。 3. 天宝遗民:指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的人民。天宝十三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长安陷落,长安城的歌舞升平、繁荣景象一去不返,故称“天宝遗民”。 4. 认不差:没有错。 5. 父老:指当地的父老乡亲。 6. 若狂:如痴如醉。 7. 属唐家:属于唐朝。 【赏析】
注释: 在京城滞留已久,时常有人唱和酬答。李、谢、王、袁都是宿草萋萋的人(意指他们官位低微),但是依然努力地创作诗歌。薛能自认没有功劳业,但并不以此为耻,他乐于担任一个粗官,并喜欢说诗。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描述李、谢、王、袁等人的诗歌创作来揭露当时朝廷中的不良风气。诗中“区区风雅亦陵夷”一句,表达了对这种不良风气的不满;而“薛能自忖无功业,不耻粗官好说诗”一句
永叹三首 重我风期谅我刚,即论私我亦堂堂。 高车蜀使归来日,尚藉王家斗面香。 注释: 永叹三首: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用三个四句的短篇连成一首长诗。第一首为“永叹一”,第二首为“永叹二”,第三首为“永叹三”。 永叹一:永远地叹息。 重我风期谅我刚:你看重我的才华和志向。 即论私我亦堂堂:即使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也是很光明磊落的。 高车:这里指代诗人的官位和地位。 蜀使:指诗人被贬谪到蜀地。
这首诗的译文是: 胡乱地发表意见,处处触到危险。 侍从们忧虑国事,但自己的谋划并不高明。 能够理解我篝灯下悲愤的心情,终会羞愧地收拾衣袖道别牛衣。 注释: 1.妄言:随意发表不经思考的言论。 2.危:危险。 3.自计:自己考虑。 4.篝灯:用油灯照明。 5.揽袂(mu er):挽起衣袖。 6.牛衣:《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彼都人士,狐裘黄裳,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于嗟阔兮,不我遐矣”
这首诗共四句。 第一句:“汀州春草绿芊绵”。注释:汀州,指福建的汀江一带。这里的“芊”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意思。“绿芊”就是绿色的繁体字,用来修饰“芊”,表示春天的草非常茂盛。“芊绵”则是一个叠词,用来形容草长得很长,连绵不绝的样子。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汀州的春天里,那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长得非常茂盛。 第二句:“又见承平选胜年”。注释:承平,意思是和平、安宁的时代
【注释】滦州石氏:即指石延年的妻子。 五首:指《咏史》五首中的第二、三、四、五首。 空房冷落:指石延年的家已经变得冷落了。 忤世:违忤世俗,指违背世俗礼教。 年年悟昨非:每年反思过去的错误。 卿道:指你的见解。 房谋:指房玄龄的谋略。 杜断:指杜如晦的决断。 佩腰:指佩戴在腰带上的玉佩。 弦韦:指弹拨乐器。韦,古时一种用熟牛皮做的弦乐器。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妻子去世后家中荒凉冷清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