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哀时: - 关键词:哀、时 - 注释:表达了对当前时代或社会状况的悲哀。 2. 刁调青蘋末,终致沙石飞: - 关键词:刁调、青蘋末、沙石飞 - 注释:描述了一种不良风气或政治上的混乱导致的负面结果,如青蘋末(指浮华不实的风气)最终导致“沙石飞”(喻指因这种风气而引发的种种灾难)。 3. 嵬騀金堤高,安知蚁穴危: - 关键词:嵬騀、金堤高、蚁穴危 - 注释:通过比喻
【解析】 此为《幽涧泉诗》其一。全诗共四句,前二句描写幽深的山涧、长松和美人,后两句写幽涧中传来哀猿的啼声,潜虬吟唱。诗人在诗中以哀怨凄清的声音,表达了对世情的不满与失望。 【答案】 译文: 幽深的山涧水,深不见底;南山之下长着一棵松树,树下有一块石头,上面长满了青苔,像珂(一种玉)一样。在这清冷的月夜,美人坐在溪边弹奏琴弦,琴弦上有美玉装饰,琴弦上还有金丝。琴声清脆悠扬,回荡在空寂的山林里。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在铜鼓县任职三十年,没有积蓄财物,过着清贫寂寞的生活。这把铜鼓虽然不贵重,但却是我珍藏的物品,因为它见证了我三十年来的经历和情感。 “剖符领郡三十载,不蓄长物甘萧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铜鼓县任职三十年,期间没有任何积蓄,生活十分清贫。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官职显赫而大肆敛财,而是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罗施石丑不足载此鼓
【注释】 百疏危言:比喻高谈阔论。差传:指传播、流传。金方:即金律,古代用以治政的法令。良乡酒:古地名,在今河南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拜谒宝竹坡墓时所作的一首吊古诗。宝竹坡,即宋代文学家郑伯熊。伯熊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生清贫,死后无葬身之地,其子郑思肖为其立碑铭文。诗人到墓前,睹物伤怀,作此诗。 首联写墓志铭的内容:郑伯熊生前曾对朝廷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咸丰四年黔始乱的感慨和对义民的赞颂。 首联:“铜鼓歌”四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颔联:“列郡扰攘自战守,盘江尺水生波涛。”描述了当时各地的战争状况,战争使得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颈联:“府兵远出连城陷,合围呼啸姎徒骄。”描绘了府兵们勇敢地战斗,保卫家园的情景。 尾联:“纯皇天章久愈炳,义民岂惑狐鸱妖。”表示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人民的关爱。 在这首诗中
诗句: 牛渚春波浅涨时,武昌官柳已成丝。 译文: 在正月十七日的夜晚,我乘船从金陵出发,直到抵达了牛渚。这里的春天,牛渚江面的春水已经微微上涨,两岸的官柳已经长出了嫩绿的细丝。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之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写景抒情为主要手法。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渚春波和武昌官柳的景色,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首句“牛渚春波浅涨时”,描绘了牛渚江面春水微涨的景象
【注释】 陶米:用陶器煮的米饭。 都官:官名,指京兆尹。留鲫(jī):鲫鱼。嘉宾:尊贵的人。鲙(kuài)传:切好的鱼肉片,供人吃。方洗洛尘:洛阳城里的水,被洗净了。洛水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街南询柳嫂:街上询问姓柳的老妇人。柳嫂:这里借指柳氏。只缘:因为。曾识旧京人:曾经认识过京城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李白饯行的一首送别诗。诗人对李白的赏识有情有义,李白也感激知遇之恩
独乐园中花药荒,思贤重上读书堂 谁编元祐初年事?且喜诸郎尚有康 张之洞创作的《李文正故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古诗。诗中的“独乐园中花药荒”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思贤重上读书堂”则反映了诗人重拾学问、追求知识的决心和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张之洞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欣赏这首诗时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过唐故家君郑国间石壁旧居》。 拜宝竹坡墓 翰苑犹传四谏风,至尊能纳相能容。 枫林留得愁吟老,晨乐疏星独听钟。 注释:翰院仍流传着四位谏臣的风采,至尊皇帝能够接纳宰相和大臣的意见。在枫林中留下了我吟咏的岁月,只有早晨的音乐与疏落的星辰陪伴着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怀念已去世的祖父而作。诗的前两句,回忆了祖父生前的事迹和品格,表现了他对祖父的敬爱之情
注释:江城炎热干燥,没有风,突然有甘泉治愈了病老翁。诗酒满腹,劳累的人可以傲视赞皇公。 赏析:本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谢易实甫再赠庐山三峡泉的感激之情。首联描绘了当时江城的炎热干燥和没有风的环境,为下文的甘泉药治病老翁做铺垫。颔联通过“篇酌一家俱满腹,劳人堪傲赞皇公”展现了谢易实甫对主人的关爱和尊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尾联以“劳人堪傲赞皇公”收束全诗,进一步彰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