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疏危言日月光,差传子政作金方。
市楼一盏良乡酒,那得鱼头共此觞。
【注释】
百疏危言:比喻高谈阔论。差传:指传播、流传。金方:即金律,古代用以治政的法令。良乡酒:古地名,在今河南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拜谒宝竹坡墓时所作的一首吊古诗。宝竹坡,即宋代文学家郑伯熊。伯熊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生清贫,死后无葬身之地,其子郑思肖为其立碑铭文。诗人到墓前,睹物伤怀,作此诗。
首联写墓志铭的内容:郑伯熊生前曾对朝廷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如他曾上奏弹劾权臣韩侂胄、王安节,又上疏反对“庆元党禁”。他的这些言论曾受到一些人的攻击。然而他始终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如今人们只能从这墓志铭中看到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了。
颔联写郑伯熊的生平事迹:郑伯熊在任地方官时,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与那些贪官污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被后人传颂。如今他已去世多年,但他那廉洁的品行却永垂不朽。
颈联写墓前的景致:墓地周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诗人站在墓前,不禁感慨万分。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
尾联表达诗人的情感:郑伯熊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那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如今,我们来到这里,缅怀先贤,也感受到了先贤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