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覞
秋帘 【注释】潇湘:即指湖南,因湖南多水,故有潇、湘之称。高悬:形容帘高挂起。所耽:所爱好的。清梦共悠悠:清冷的梦境与悠然自得的生活相伴。 译文: 疏结潇湘静,高悬庭馆幽。 但能留好月,不惜卷帘钩。 山暝花无影,霜寒人在楼。 所耽惟寂乐,清梦共悠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深秋夜景图。诗人在庭院中高挂秋帘,只留下一轮皓月。他欣赏着月下美景,沉醉于这美好的寂静之中。然而
十年离乱昔同忧,此日成僧忆旧游。 每值好秋怜独坐,何人明月共登楼。 旧村到处空青草,故老只今谁白头。 闲寺相期不相过,鄱阳余又棹孤舟。 注释:寄语远方的朋友,十年来我们经历了战乱,曾经是共同忧虑的人,如今你已成了僧人,我在此地怀念过去一起游玩的日子。每当秋色美好时,我独自静坐,心中不免感到孤独。又有谁会在这个时候和我一起登上高楼欣赏美景呢?故乡的村庄到处都长满了青草,那些年老的人们现在都还在
寄别冈城诸子 不尽分携意,江干忆此时。 方怜车马送,未作别离诗。 暖日移云影,芦花间雁儿。 山堂风雨夜,远梦故人期。 注释: 1. 不尽分携意:不尽的离别之情。 2. 江干:江边的沙洲。 3. 故人期:期待老朋友的到来。 译文: 在离别的时刻,我心中充满不舍和留恋。回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心中充满了对这段友情的怀念。我感激那些曾经陪伴过我的人,他们的离去让我感到深深的孤独。 我也明白
【注释】 绝壑:深深的山沟。遥怜:远远地爱惜、怜爱。萧:萧条,冷落。碧树阴:绿色的树林的阴凉。危冠:高耸的帽子。薄翼:轻薄的翅膀。身与秋枝浅:身影和秋日的树枝一样淡薄。声连烟月深:声音像烟雾弥漫,月光幽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小诗。诗的前半部分写蝉声,后半部写蝉的形象以及诗人的感受。 首联“绝壑遥怜尔,萧条碧树阴”,意思是在深深的山沟边,远远地爱惜你啊,在这萧条的绿色树荫中
仁化江口寄丹霞澹公 高住丹霞去,名山自昔传。 江边开洞壑,天半见林泉。 竹坞清霄梦,梅花石屋禅。 我来尚行役,空自望云烟。 注释: 1. 高住丹霞去,名山自昔传:我住在丹霞山上,这个美丽的山峰自古以来就有传说。 2. 江边开洞壑,天半见林泉:江边的山壑开敞,天空的一半可以看到林泉的景色。 3. 竹坞清霄梦,梅花石屋禅:竹林环绕的山谷中,我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梅花盛开的石头房屋中,我修行禅定。
【解析】 题干所给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诗,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注意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按照要求进行概括,注意概括时要突出关键句。 本题是一道古诗的默写题,答题时要注意重点字词,如“赋得”“逢”“荡漾”等。 【答案】 (1)我乘船来到河上,遇见飘落的花瓣
自栖贤谷寻如是上人院 在山谷里寻找这样一位隐士的住所, 寻幽不出谷,沿路踏溪阴。 沿着小溪边的小路一直走,避开了喧嚣的市区。 忽入源泉处,苍然一径深。 突然来到了一个山泉,泉水清澈见底, 一条石桥通向远处的药圃, 而竹林环绕的小径则连接着花林。 石桥通药圃,竹坞接花林。 一座石桥横跨在溪流之上,通往远方的药圃, 一片翠绿的竹林与盛开的花朵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自可忘人世
栖贤除夕 雪净楼台高,灯火照亮梵宇。 山中仍记得新年的习俗,世外已成了老者。 自惜壮心已逝,徒叹我之道途已尽。 敢云在丘壑中卧眠,足可继承古人之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注释: - 栖贤:指隐居的地方或地方长官。 - 腊:即“蜡”,农历年末的一种祭祀活动。 - 丘壑:指自然山水。 - 风:风范、风格。 赏析:
注释: 1. 土室白云封:土屋被白云覆盖。 2. 寻僧一短筇:寻找僧人,拿着一根短杖。 3. 高怀寒浦月:胸怀高洁,像在寒冷的江边看月亮一样。 4. 清论夜堂钟:深夜里听到寺庙内敲钟的声音。 5. 世事已如此:世间的事情已经这样了。 6. 浮生未易逢:浮生不容易遇到。 7. 匡庐飞瀑处:庐山瀑布的地方。 8. 六朝松:指六朝时期的古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翰林家食自来清,三径遥寻独出迎。 草履箨冠居士服,疏灯寒雨故人情。 酒酣白发夸元亮,瓜熟青门忆邵平。 女嫁男婚今已毕,肯将庐岳听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