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覞
蓼花秋水净沙汀,紫水归帆一棹轻。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 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 注释: 1. 蓼花秋水净沙汀(蓼花):蓼花盛开在秋天的水边,水面上的沙汀被蓼花映衬得更加清澈。 2. 紫水归帆一棹轻(紫水):紫色的河水,归帆轻摇着一叶小舟。 3. 海月夜寒乡国梦(海月夜寒):海中的月亮在夜晚显得格外寒冷,让人产生了对故乡的梦。 4.
【注释】 雉堞:古时城上用来防御敌人和瞭望的矮墙。迢迢:高远的样子,这里指山高水长。沧溟:大海。无际:无边无际。碧天:青天,蓝天。海连淮甸吞遥岛:淮甸:江淮之间;遥岛:远处的小岛。山蹙长江涌巨楼:山峦环绕着长江,形成一座座高楼大厦。百战旌旗新壁垒:百战:经历过许多战争。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壁垒:营垒,这里指军营。六朝烟雨旧沙洲:六朝:指南北朝时期。烟雨:指雨雾迷蒙的景象,常用以形容景色的朦胧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生平傲骨不随人,宦海飘蓬一任真。 - 注释:我一生的傲骨,不随着世俗之人。在官场如大海中漂泊不定,但保持一颗真实无伪的心。 - 赏析:诗人以“傲骨”自喻,表明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即使身处宦途亦能坚守本心。同时用“飘蓬”象征官场的不定与漂泊,显示了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超然。 2. 欲作比丘还被谤,力辞太守只安贫。 - 注释:我本意欲成为僧人,却遭到诽谤;尽管极力推辞官职
注释: 袈裟岭:袈裟,即袈裟岭。 叠嶂趋涧谷,一岭袈裟名:山峰重叠如屏障,一直通向山涧小谷,这就是有名的袈裟岭。 年年颜色处,秋风锦绣屏:每到秋天,这里的色彩斑斓如同绣花屏风。 译诗: 袈裟岭 连绵的山峰像层层叠叠的屏障,一直延伸至山涧的小路。 每一峰都像是袈裟一般美丽,这是有名的地方。 每年秋天,这里的色彩斑斓如同绣花屏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袈裟岭的描绘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故人遥集海云隈,林下幽寻破径苔。 - “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旧相识的人。 - “遥集”指远方到来或聚集。 - “海云隈”可能是指靠近海边的山丘或岩石。 - “林下幽寻”意指在树林深处寻找。 - “破径苔”表示小径旁长满苔藓的破旧路径。 2. 山寺杖藜沿涧岸,隔坡回首见楼台。 - “山寺”指的是山上的寺庙。 - “杖藜”意为拿着拐杖。 - “沿涧岸”意味着沿着山涧的岸边
顺昌旅泊 沙汀寒月泊孤舟,渔笛蛮歌动旅愁。 两岸山光趋石濑,千家灯火出城头。 自怜去住同春梦,真愧浮沉狎海鸥。 想到匡庐深雪里,火炉吟咏有同游。 注释:在沙汀上停泊着孤舟,寒冷的月光照耀着沙滩上的船。渔民吹奏的笛声,蛮族的歌声触动了我心中的愁绪。江岸两边的山峰景色随着石头河滩上的影子而变化。无数人家的灯火映照在城中。自怜我像春天里的梦一样四处漂泊,真的惭愧自己随波逐流、轻狂不羁地漫游
归雷峰与同学诸子 村寺空工乐事兼,今来重访野情添。 新成高阁能临水,旧种松枝已过檐。 秋入平林犹有叶,塔迷烟雨尚留尖。 倦游真有乡园恋,一枕寒潮梦亦甜。 注释: 1. 村寺空工乐事兼,今来重访野情添。 - 注释:村子里的寺庙虽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了(“空工”意为荒废),但是它仍然可以提供欢乐和乐趣(“乐事”)。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乡村情感(“野情”指乡村的纯朴情感)。 2.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罗浮华首台 - 指的是位于广东惠州的罗浮山。 2. 古台华首见高原 - 古老的平台俯瞰着高原,形容视野开阔。 3. 杰阁雄居势自尊 - 壮丽的楼阁雄伟地矗立,显得自傲和尊贵。 4. 列嶂千重成翠幕 - 山脉层层叠叠,像绿色的帷幕覆盖在天空中。 5. 分流两涧夹云门 - 两条小溪从两侧流淌,夹着云雾缭绕的大门。 6. 碧天海色浮山雨 - 碧蓝色的天空与海面连成一线
罗浮冲虚观 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 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 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 空馀蝴蝶丛丹灶,肯信人间一梦残。 注释 1.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境内。 2. 冲虚观:道教宫观名。 3. 铁笛梅花:形容梅花的香气与铁笛的声音相融合,给人以美妙的感觉。 4. 画梁:彩绘的屋梁,指观内的装饰。 5. 末虫:蜘蛛的一种,常在墙角或树洞中活动。 6. 缘:此处用作动词
小孤山题二妃祠 危石江心出,疏林见画堂。 云烟媚帝子,风雨怒彭郎。 水落山容静,天空鹤影翔。 妆台对碧藓,无复拥霓裳。 译文: 在小孤山上题写二妃祠的诗句,描述了这座美丽的小岛和岛上的美景。 注释: - 小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长江中游北岸,因形似巨大的孤独山峰而得名。 - 题二妃祠:指的是在小孤山建有二妃祠,用以纪念传说中的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 - 危石江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