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注】薛荔:一种藤。 君到长安见侍郎,定咨老子鬓毛苍; 君到京城见到老尚书,定要询问我的头发变白了。 定:肯定;咨:询问、请教。苍:指头发变白了,这里作动词用。 为言薜荔藤边事,一局棋收又一觞; 说着薛荔藤边的事,下着围棋又摆上酒杯。 一局棋收:指下了一盘好棋,使对方认输。又:再;觞:盛酒的器具。 赏析:这首诗是送友人徐圣可的。“君到长安见侍郎,定咨老子鬓毛苍。”这是第一首。诗人说,您到了京城
《黄制干坐上题墨竹扇》是唐代诗人王质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1. “自有清风风不吹”: - 这句诗描绘了竹子本身具有的清风特质,即使没有其他自然风的存在,它自己也能保持清爽宜人的风姿。 - “自有”强调了竹子自给自足的特性。 2. “虽无明月月相随”: - 此句表达了即使是月光皎洁,也难以陪伴在旁,暗喻了人世间的孤独或清冷之感。 - “虽无”表明了一种无奈或遗憾的情绪。 3.
【解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首二句写与李无变等出郊访友,因病无力而作罢之事。“病来”两句写不能同去兰亭饮酒赏景,有感于怀。“射雉如皋”四句写友人方丈寺散花时,自己未能到场,深感遗憾。全词语言平易浅近,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近来生病身体无力,骑马鞍马已觉得吃力,所以没能和李无变一起到郊外游览访王彦博。 不能同去兰亭饮酒赏景,心中惆怅不已。 像山野射雉的人那样悠闲自在,还笑个不停。
露边稚叶亦堪餐,霜后皴皮更可冠。 抚此盘旋不忧晚,但忧栗里酒樽寒。 注释:露边的嫩叶也可以用来充饥,霜后的树皮更加坚硬可以做成帽子。抚摸着这盘曲的树干,不必担心它年岁已高,只是担心栗里酒樽因寒冷而变冷。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在严寒中依然顽强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人眼心花总不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和内心的欣喜。 - “细从烟外月中论”:这里的“细”是细细的意思,表示诗人在观赏西湖美景时,感受到了其中的细微之处,如同在烟雾之外,月色之中一样清晰。 - “孤山疏影横斜处”:这句诗描绘了西湖中的一个特定景象,孤山上的树木在月光下投下了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感觉。 - “今有珠楼锁翠门”
【注释】 舟中题石母洞前潭中玉犀石:在船中为石母洞前的潭边玉犀石题词。 玉犀是何物,白玉麟蹄水晶骨:玉犀是什么,它是由白玉雕成,有麒麟的蹄足,又像水晶一般透明。 珠宫贝阙不胜寒,夜来走出蛟龙窟:珍珠和宝石装饰的宫殿门楼,经受不住寒冷的侵袭,夜里却有蛟龙从洞穴中出来。 【译文】 在舟中为石母洞前的潭边玉犀石题词:那玉犀是什么?它是用白玉雕成的,有麒麟的蹄,又有水晶般的骨头。
和黄少誉绿萼梅 绿毛么凤仰衔花,不在山椒即水涯。 昔日鬓边能似此,春愁磨尽总成华。 注释: 绿毛么凤:一种传说中的鸟,传说中它有翠绿色的羽毛、红色的嘴和黄色的爪。 仰衔花:向上飞去,嘴里衔着花。 不在山椒即水涯:不在山上的高处,就在水边的低处。这里指梅花生长在低洼的地方。 昔日鬓边能似此:往日的时候,你的鬓发边也能像这样。 春愁磨尽总成华:春天的忧愁被消磨尽了,总是能够焕发出美丽的花朵。 赏析:
诗句释义: 蒲稗蒹葭密集地拥塞着门,即使没有风,也能听到秋天的声音。 译文: 那些蒲草芦苇密集地拥塞在门口,就算不吹风,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声音。 注释: - 蒲稗(pú bài):一种植物,茎直立,叶狭长,花序呈穗状,果实为坚果。 - 蒹葭(jiān jiá):水边的草本植物,叶子细长如剑,常生长在水中。 - 拥塞(yōng sāi):紧密地聚在一起。 - 秋风声(qiū fēng
释义: 白日如腾云翻卷,我沉醉在睡乡中。 尘埃飞扬乱入帽,拂过书箱撩动人。 纵容自己随意翻阅书籍,精神焕发下五经
诗句输出:瘦水微皴渐复槽,秋枫脱叶下江皋。 译文:瘦弱的水流逐渐恢复了它原有的形态,秋天的枫叶从树上飘落,落在江边的沙洲上。 注释: - 瘦水微皴(kūn):瘦弱的水流动时产生细微的纹理,形容水流缓慢而有力。 - 渐复槽(cáo):逐渐恢复了它原有的形态,槽通常指河道中的沟渠。 - 秋枫脱叶(qiū fēng tuō yè):秋天的枫树叶子因为风或重力的作用而脱落。 - 下江皋(xi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