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送赵子真送藏经于朝廷 王质《全唐诗》收录唐代诗歌,其中一首名为《送赵子真送藏经于朝廷》,由王质所作。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1. 忆昔同游金凤台,临高望远思悠哉。 - 注释:回忆过去一起游玩金凤台的情景,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思绪万千。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 2. 重来又作燕山别,不意翻为驿马催。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语言表达的赏析。 “白云黄鹤会相逢”,意思是说白云和黄鹤在天之高,可以自由自在,它们一定会在某个时间与诗人重逢;“湖北江南故楚宫”是诗人对张君玉的深情怀念;“拭目文章王八座”“叩头勋业赵三公”,意思是说张君玉的文章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应该受到皇帝的赏识,而他的功勋也足以让世人仰望;“今朝侧耳听奇伟,何日投身佐事功”意思是说现在正专心致志学习
【注释】 帝恩无吏肯承宣,雨露滂沱贮半天。——天子的恩泽像雨水一样普降天下,滋润着整个大地。 璀璨两星同拱所,萧梢一骥独当先。——在灿烂的星光中,两颗星星和一颗流星同时出现,而那一匹孤独的马却要独自领先。 驱驰足下千重茧,忠孝心头一寸田。——他为了忠诚和孝顺,日夜奔波,脚底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在他心里,忠诚和孝顺就像田地里的庄稼,一寸寸地生长。 孺子亭前见三隽,为言秋事亦茫然
【注释】 华屋:指豪华的宅第。沈沈:深沉的样子。燕不哗:燕子没有惊起。绿阴:树木葱茏,遮天蔽日。悄悄:形容声音细小、细微。含花:含苞欲放的花。旌旗:古代军队用来指挥进退的标志,这里指军队。元戎:指主将。使者华:指使者的仪仗华丽。解袂:解开衣襟。莫辞:不要拒绝。玉酒:美酒。金虬:金色的龙。度:经过。阳关曲:泛指送别之歌。未肯斜:不肯倾斜。 【译文】 华丽的宅邸深沉宁静,燕子没有把帘子惊醒
诗句解释 1 烟霜江汉雁南飞 - 描述了江面上的烟雾如同霜一般,天空中的大雁向南飞翔。 2. 鹦鹉洲前再拜辞 - 在鹦鹉洲(位于湖北)前向张君玉行再见礼。 3. 风劲周郎焚舰日 - 周瑜(周郎)在战时曾下令烧毁战船,此处指代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4. 月明庾老上楼时 - 庾亮(庾老)曾在月光明亮的夜晚登上高楼观赏风景。 5. 无言只共江声语 - 与自然的声音相伴,无需言语交流。 6.
王质的《送钮子明》是一首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深深不舍,同时又鼓励对方振作、勇往直前的经典诗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的解析: 1. 大夫离别莫心酸:这里“大夫”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尊称,而“离别”则意味着两人即将分别,这让人感到心酸。但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舍和难过,也要强颜欢笑,保持坚强的态度。“莫心酸”就是告诫人们,即使面对别离的痛苦,也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让悲伤占据自己的内心。 2
注释: 1. 海内堂堂见此公,孤高不与万夫同。 海内堂堂:在天下大庭广众中显扬。 2. 身行宇宙东西遍,心彻乾坤表里通。 3. 莫共林泉谋老境,更看彝鼎篆新功。 4. 君王拊髀休长叹,亦有英豪在眼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李公,表达了对李公的敬仰之情。 首句“海内堂堂见此公,孤高不与万夫同”,意为在天下大庭广众中显扬,形容李公的才德非凡,与众不同。 次句“身行宇宙东西遍
诗句解释及赏析 第一句:“一僧庞眉拄杖扶,自汲石泉浇茗盂。” - 关键词: 庞眉、拄杖、石泉、浇茗盂 - 注释与分析: - “庞眉”形容僧人的眉毛浓密。 - “拄杖”是佛教僧人修行时常用的手杖。 - “石泉”指从岩石中流出的水,常用于泡茶。 - “浇茗盂”是指用泉水来泡茶。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山中修行的情景。他独自行走在山间,依靠一根手杖辅助,用石头上的泉水来泡茶
注释:在尘世中拾得的玉石,经过多年的琢磨,更加晶莹剔透。他使那些低头的人感到惭愧,不让那些抵手的人笑。此行是原野,霜风凛冽;所过之处,溪湖、潦水纵横。鸿雁虽然同天而居,但并非都是同伴,我愿把彼此的美好祝愿传给你,与你不期而遇的南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刘子开时所作。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第一句“尘中拈出玉光明”,以玉比人,赞美刘子开才华出众,如同玉中的明珠一般璀璨耀眼
送王充老归旴江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 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 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 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注释: 1. 轻蒲:指轻舟,泛指船。 2. 碧纷纷:形容秋天江水的颜色深绿而繁多。 3. 同著征衫袂更分:一同穿着出征时的衣衫,衣袖被风吹得四散开。 4. 固应:当然。 5. 一樽:一个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王充老归旴江时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