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里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东阁何人见晚妆。 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注释: 1. 凌波台畔花如剪:形容凌波台上的花朵如同剪刀般整齐修剪。 2. 几点吴霜:吴霜是指吴地的寒霜,这里比喻凌波台上的梅花如同被霜打过一样美丽。 3. 烟淡云黄:形容天空中的烟雾和云彩呈现出淡淡的黄色。 4. 东阁何人见晚妆:问东阁之上是否有人欣赏过自己晚妆的样子?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察的要点范围、题型要求等,如本诗主要考核“内容”“手法”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考核的方式是选择题,然后要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最后还要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1) “宿霭笼晴。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意思是:浓密的云气笼罩着晴朗的天空,层层叠叠的云彩遮住了太阳
城上昏烟四敛。画楼外、陡听更点。千里相思梦中见。恨年华,逐东流,随急箭。帘影参差转。夜初过、水沉烟乱。剩枕馀衾故人远。忆闲窗,亸云鬓,低粉面。 注释: 1. 城上昏烟四敛:城上的黄昏烟雾已经收拢,天色逐渐变暗。 2. 画楼外:指城外的高楼。 3. 陡听更点:突然听到更鼓的声音。 4. 千里相思梦中见:在千里之外,通过梦境与远方的人相见。 5. 恨年华,逐东流,随急箭:感叹岁月如箭,时光匆匆
【注释】 ①解语花:唐教坊曲名。 ②长空淡碧,素魄凝辉:天空一片淡绿色,月亮的光辉映衬着云层,使整个天空变得明亮而柔和。 ③星斗:指繁星。 ④凤楼鸳瓦:凤凰一样的高楼和鸳鸯一样的屋瓦。 ⑤天风动:天上的风带动着万物。 ⑥冉冉佩环高下:佩环随着身体上下移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⑦歌清韵雅:歌声清澈优美。 ⑧芳樽满把:美酒已经斟满了杯子。 ⑨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花儿在云雾中散发出香气
【注释】 诉衷情令:词牌名,调见柳永《乐章集》《尊前集》。此词为抒写羁旅行役的伤别之作。“一钩新月淡于霜”:月色清寒似霜,如钩新月悬空。“杨柳渐分行”:杨柳随风摇曳,仿佛在叙说自己的心情。“征尘厌堆襟袂,鸡唱促晨装”:征尘满身,衣袂沾湿,天将破晓时鸡鸣声催促着起身赶路。“淮水阔,楚山长。暗悲伤。重阳天气,杯酒黄花,还寄他乡”:淮河之水宽阔辽远,楚国之山绵亘起伏。我在这悲秋的时节里,举杯独酌
醉桃源/阮郎归 鸳鸯浓睡碧溪沙。荷花深处家。快风收电掣金蛇。凉波流素华。 吴国艳,楚宫娃。红潮连翠霞。坐来忽忽烛光斜。城头闻乱鸦。 注释:鸳鸯:鸳鸯是一种水鸟,通常指一对恩爱的情侣,此处用以比喻夫妻。鸳鸯浓睡碧溪沙:鸳鸯在碧绿的溪边沉睡。鸳鸯浓睡:鸳鸯夫妻在一起睡觉。碧溪沙:美丽的溪沙。荷花深处家:荷花深处是家的所在,象征着美好、宁静的生活。 快风收电掣金蛇:形容微风吹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全词共八句,每两句一组。第一组“晓起山光惨,晚来花意寒”写清晨和傍晚的景象;第二组“映月衣纤缟,因风佩琅玕”写月光下的景色;第三组“三弄江梅听彻,几点岸柳飘残”写江边梅花和岸边柳树的落寞景象;第四组“宛然舞曲初翻”则描绘了一个跳舞的场景;最后一组“帘影卷波澜,把酒同唤醒,促膝小留欢”则描绘了饮酒赏月的愉快场景。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少年游 人如秾李,香蒙翠缕,芳酒嫩于橙。宝烛烘香,珠帘闲夜,银字理鸾笙。 归时醉面春风醒,花雾隔疏更。低辗雕轮,轻栊骄马,相伴月中行。 注释: 1. 人如秾李:形容人像盛开的李子一样美丽。 2. 香蒙翠缕:香气缭绕着翠绿色的衣带。 3. 芳酒嫩于橙:比喻美酒如同新鲜的橙汁一般甘甜。 4. 宝烛烘香:用宝蜡烛光来照明,使得周围的空气都充满了香味。 5. 珠帘闲夜:挂着珠帘的夜晚
醉桃源 阮郎归 良宵相对一灯青。相思写砑绫。去时情泪滴红冰。西风吹涕零。 愁宛转,意飞腾。晴窗穿纸蝇。梦知关塞不堪行。忆君犹问程。 注释:良宵:美好的夜晚,指夫妻团聚的晚上。对:相对,互相面对。一灯青:一盏青色灯笼。情泪滴红冰:情思如冰,泪滴如血。西风吹涕零:西风凛冽,寒气逼人,泪滴落地,化为点点晶莹。宛转:曲折,回环,这里比喻心事重重。飞腾:飞翔,这里形容心情激动、急切。晴窗穿纸蝇
【注释】 带:衣襟。 蘸:沾湿了。 芳草:指草地。 跋马回堤:骑着马绕着堤岸。 青娥:美女的代称。 南酒市:南方的美酒市场。 拼饮:痛饮。 莺花:莺声和花朵。 蜀纸:四川出产的宣纸,用以写诗。 【赏析】 此词描写了一个少年游春时与美人欢宴的情景。上片写景,先写堤上的垂杨、芳草,再写骑马回堤的少年子和青娥,最后以“南酒市”点题。下片写情,先写欢乐场面,再写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以“写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