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璞
【注释】 片玉: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为天台山脉最南端。西境绝偏:西面偏远。秋华亭:在片玉山西侧。于伯几:诗人的朋友,字子美。篆颜:写在石上。篆:刻。颜:石壁。 三峰:指天台山主峰华顶。秀割昆仑石:形容天台山的奇峰峻峭,好像能切断昆仑山一样。一沼深通渤澥渊:指天台山的北麓有一个大池,池水深广,与北海相通。渤澥:渤海。 鹦鹉隔窗留客语:诗人在秋华亭作诗时,有两只鹦鹉隔着窗户在为他吟诗送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诗句含意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句进行具体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每闻天鹤乘云下,莫遣仙姝入座中”的意思是:每当听到高飞的白鹤在天空翱翔,不要让仙女般的女子进入我的座位。“却愧袈裟留住久,钓船犹系柳桥东”的意思是:却惭愧袈裟留住我很久,钓鱼小船依然留在柳桥东边
【释义】: 幽香飘荡在庭院栏杆之间,它低矮得简直无法接近,就像毗耶山的佛堂一样空荡无物。金粟花漂浮在两株大树间,皎洁的月光洒在花上;白莲散发出阵阵清香,飘散在池塘中。 【注释】: ①“绝低小”:低矮到极点,没有一丝缝隙。 ②毗耶丈室空:“毗耶”,梵语Buddha音译,意即佛陀。毗耶山是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印度南部。相传佛陀曾在该山上居住,故称毗耶山。这里泛指佛寺。 ③“金粟花”:一种植物的花。
【注释】 重重楼户燕穿风:重重的楼门,燕子从门缝中飞过。 薄暮钩帘对凉雨:傍晚时分,推开窗户看见雨丝纷纷落下。 一时秋思在梧桐:一时兴起的秋日思绪,都在梧桐树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描写了夏日避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以“燕穿风”为线索,写夏夜楼外的景象。次句写楼外之景,以红桥、绿水作陪衬,勾画出一幅清新幽美的画面。第三句写楼内之景,“钩帘”,是说打开窗门见天。“对凉雨”
【注释】 避暑湖光山色楼二首:这是作者在湖州的两首诗,是诗人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回溪:回环的溪流,这里指西湖。断岸:岸边被水冲击而中断的地方。柳阴:柳树成荫,指湖边的柳树林立。酒舍、渔家:指湖边的酒肆和渔舍。竹径:用竹子做成的小路。一片:无边无际的意思。荷花荷叶:指湖中的荷花和荷叶。平芜:平坦的草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的图画。首句“回溪断岸柳阴疏”,描绘了湖边曲折的小溪
片玉山西境绝偏,秋华亭子最清妍。 三峰秀割昆仑石,一沼深通渤澥渊。 鹦鹉隔窗留客语,芙蓉映水使人怜。 桂丛旧赋淮南隐,雪夜尝回剡曲船。 北海樽中常潋滟,东山席上有婵娟。 紫薇花照银瓶酒,玉树人调锦瑟弦。 醉过竹间风乍起,吟行梧下月初悬。 一声白鹤随归佩,何处重寻小有天
回溪断岸柳阴疏,酒舍渔家竹径迂。 一片湖光暮云隔,荷花荷叶带平芜。
释元璞并非明代诗人,而是元代的僧人。释元璞是元代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诗歌创作在佛教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元璞的作品多以佛教思想为主题,展现了他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元璞的一些介绍: 1. 生平背景 - 释元璞的身份:释元璞原名不详,后被赐号“琦元”,是元代高僧,擅长诗文,尤以诗歌见长。他在元朝时期活跃于佛教界,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学者和诗人。 - 活动时间:元璞生活在元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