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三诗”,指《送文畅师西游》、《送文叔能游江西》和本诗。这三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殷殷嘱托和深情厚意。“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中的“喜其”,是喜爱的意思;“用韵颇工”,即运用押韵非常工整;“为和五首”,即作者应和五首诗。此句是说:因为这首诗的韵脚很工整,所以作者应和了五首。“嫌怕声名动九州”。诗人担心他的名声传遍天下,给九州人民带来麻烦。 【答案】 译文: 车辙底波臣
诗句: “画饼虚名战蛮触,黄梁春梦阅商周。” 译文: 画中的饼不过是虚幻的名字,就像与蛮族作战一样,毫无用处;而黄粱的梦境则像春天的梦,经历了短暂的快乐后就消逝了。 注释: - 画饼: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无法实现的目标。 - 虚名:空有名声而无实际内容或成就。 - 战蛮触:指对外战争,与蛮族作战。 - 黄粱春梦:形容人生短暂,富贵荣华犹如一场春梦一般易逝。 - 阅商周
【注释】 伯起:即王起,字伯起,北宋文学家。 善交人者久而敬:善于结交朋友的人,交往时间长了,大家就会尊敬他。 其责己也重以周:他的自我要求是严格而周到的。 莫笑山中醉朝暮:不要嘲笑他在山中醉酒。 举鞭犹解问并州:举起马鞭仍然可以询问并州的政事。 【赏析】 《和五首》是王起应友人之请而写的组诗,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及对友人的高度赞赏。
诗句释义: 儿子用诗酒送文伯起,随后又写了三首诗。我很高兴他用韵律很工整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译文: 我的儿子用诗歌和美酒来送别文伯起,然后又写了三首诗。我很高兴他用韵律工整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关键词解释: 1. 北海: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域,这里指代北方或北方地区。 2. 西周: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这里可能是指代南方或南方地区。 3. 老杜:杜甫的别称。 4. 七言五字: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注释: - 乡关烟水三千里,客舍星霜一再周。 - 乡关(故乡):家乡。 - 烟水:雾气的水流,形容遥远的地方。 - 三千里:三千里。 - 客舍:旅店,旅馆。 - 星霜:星宿和霜雪。 - 一(二)周:两周,指两趟。 - 臣子爱君无远近,斗牛箕野望神州。 - 臣子:指臣服于皇帝的臣民,也指诗人。 - 无远近:不分远近,表示无论远近都能忠于君主。 - 斗牛:星座名,指斗宿和牛宿。 - 箕野:星座名
建福寺 初时林野中,疑是盘旋的野鹤。 突然在山巅,喜见枝头撑起。 地偏人迹少,胜似临平路。 管送迎来往。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 宗州帅守厅事东偏有燕寝之所壁画四皓戏一诗嘲之以:指的是在宗州的帅府大厅的东边,有一个供休息的地方,那里画了四皓(四位隐士)的形象,作者以这首诗嘲笑他们。 偃蹇商山四秃翁,龙飞蛇断笑谈中:描述了四皓的形象,其中“商山”是他们的隐居地,“四秃翁”是指他们的年迈、头发稀疏。这里的“龙飞蛇断”形容他们行动敏捷,形象生动。 出为羽翼成何事,输与留侯万世功
王寂的《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其一》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歌。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诗词原文: 山肩吾子类贾岛,火色我侬输马周。 但得把螯同一醉,绝胜侧目避监州。 2. 译文解析: - "山肩吾子类贾岛":这句形容儿子的才情与贾岛相似,用“山肩”比喻儿子的才能如同高山一样稳重。 - "火色我侬输马周"
注释: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 其三 伯起:即曹植,他的诗歌以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著称。 试携诗律摧坚敌,绝似乃翁平贝州:我试着拿起诗律去击败那些坚固的对手,就像你当年平定了贝州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曹植对友人曹丕的回应之作。在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曹丕曾称赞曹植“骨气奇高,文采有奇”,并提到自己年轻时曾“颇好辞赋”,但后来“文彩散逸,遂成粪上之笔焉”
沁水山寺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注释:沁水:古河名,在今山西省。两峡:指太行山中两个峡谷。月半轮:月亮已经升到半个月亮的时候,也就是上半夜时分。五更:夜里五更天。人起:人们起来。马嘶:马的嘶鸣。又:又一次。上长安道:走上通往长安的路。长安:古都名,唐时京城所在。输与:让给,交给。僧窗:和尚的窗子。饱睡人:睡得很熟的人。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情景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