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
复寓返照庵用前韵 其二僧者道机元自熟,楞严尘掩不须开。 拥炉谛听谈无上,天雨花随麈尾来。 注释: - 僧者道机元自熟:僧人(道机)的本性已经非常熟悉了(真理)。 - 楞严尘掩不须开:楞严经中的尘埃被遮住了,不需要打开(佛经)。 - 拥炉谛听谈无上:在炉边静静地倾听关于(佛陀)教义的讨论,认为它是无上的(最高的境界)。 - 天雨花随麈尾来:天上落下的花随着(香炉)尾巴飘落而来。 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枕簟清和消日永,轩窗明快喜风停。” 注释:枕头和竹席清凉舒适,让人消磨了漫长的时光。窗户明亮宽敞,令人愉悦的是风已经停止吹拂。 - “道人不扫阶前地,爱惜莓苔一径青。” 注释:道士们也不扫去台阶前的泥土,珍惜着脚下的青石小径上的青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诗句:秾李夭桃满院栽,当年留宿正花开。 译文:院子里种满了鲜艳的李树和桃花,它们正是当年我们留宿时盛开的美景。但现在,树上的花朵已经凋零,而我们的友谊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春日相聚的情景。“秾李夭桃”形容春天里繁花似锦的景象;“正花开”则表达了作者当时的美好记忆。然而,时光荏苒,友情不再,只剩下“树老僧行上”,暗示着岁月的变迁和友情的淡薄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讲述龟的遭遇,隐喻了人生的命运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诗人以龟的死亡为线索,通过对龟的生活习性、遭遇、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命运不可知性的接受。 诗人描述了龟的生活习性,它总是静静地生活在水边,从不与外界接触,以此来表达生命的宁静和安详。然后,诗人又描述了龟的遭遇,它在游戏人间时,被网罗困住,最终死在车轮下。这一描述,既展示了龟的生活习性
注释:露电浮生何足恃,风镫短景若为停。 露点如同电一般飘浮着,这有什么值得依赖的?灯盏如风中摇曳的短景般,又该如何停留? 却寻旧日经营处,扑地杨花叶已青。 我去寻找曾经经营过的地方,发现那里已经长满了青绿色的杨树叶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返照庵用前韵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他对过去的追忆之情。首句“露点如同电一般飘浮着,这有什么值得依赖的
翻译 我哀怜那些在水中游动的鱼儿,它们清晨时分就出来觅食。我将鱼送至东城,任由它们随急流而下。 这些鱼儿一旦离开水面,就会更加饥饿难耐,所以千万不要贪恋香饵,去引诱它们上钩。 注释 - 濡呴:形容水中的鱼类,通常指鲤鱼,此处可能指“鲤”。 - 晨羞:早晨的露水。 - 持送东城:将鱼送到东方的城邑。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城市或者城镇。 - 纵急流:任其随急流而下。 - 饥须闭口
【注释】 返照:夕阳。塞路:边远的路。飞沙:飞扬的沙子,形容边关荒凉。解鞍:卸下马鞍。投宿:投宿住宿。赞公房:指寺庙。主事:主人。何事:为什么?归来晚:回来了。满院落花春草长:庭院里到处都是落花和春天的草。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首句描绘了边关荒凉的情景;第二句描写了诗人在寺庙中投宿的情景;第三句是诗人对“主人”的询问;第四句写出了庭院里的落花和春天的草,表达了诗人对边关荒凉的哀叹
【注释】返照庵:在江西庐山。北轩:指北边的屋子。题:写。三首:指作者写的这三首诗。 【译文】树枝上,树枝下,花儿开到尽头,风吹过来时也不停。松树竹子,经得久耐得久,岁寒时节还是青色。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法写出花的生命力强盛,不畏风雨。松竹则以“岁寒”比喻,表示其坚贞不屈。此诗用笔精工,语言自然流畅
注释:杏子青青还没有变黄,绿树阴郁如染可以供禅房。 腹部颤动呼吸平稳,一生的足下更显空门兴味长。 赏析:此诗首联写返照庵的景物,颔联写自己在这环境中的生活感受。颈联用“腹摇”“鼻息”两个词语来表达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佛理的理解。尾联则以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好诗
诗句: “画饼虚名战蛮触,黄梁春梦阅商周。” 译文: 画中的饼不过是虚幻的名字,就像与蛮族作战一样,毫无用处;而黄粱的梦境则像春天的梦,经历了短暂的快乐后就消逝了。 注释: - 画饼: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无法实现的目标。 - 虚名:空有名声而无实际内容或成就。 - 战蛮触:指对外战争,与蛮族作战。 - 黄粱春梦:形容人生短暂,富贵荣华犹如一场春梦一般易逝。 - 阅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