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
诗句释义: 劳生来往竟如梭,萧寺重游感慨多。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劳生来往竟如梭" 描述了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于这座寺庙之间,就像织布时梭子来回穿梭一样,忙碌而不停歇。"萧寺重游感慨多" 则透露出他在再次游览这座寺庙时的感慨,可能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可能是对寺庙变迁的感叹。 译文: 劳碌之中往来不断,如同织布梭子穿梭不停; 再访古刹感慨满怀
【注释】 耸肩危坐:形容人因寒冷而耸起肩膀,坐着不动。寒侵:寒冷侵袭。云罅(xiá):云隙,指天上的裂缝。玲珑:精巧明亮。经岁久:已经一年了。莫辞:不要推辞。造物:自然的造化,指风伯。西北倦层阴:指西北天空中乌云密布,使天空昏暗无光。 【赏析】 《中秋待月》,此诗写诗人中秋之夜独坐室内,面对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往年在外地时,每逢中秋夜,常与友人同赏明月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渡辽舟中小酌 佳会清欢取次成,逸群高论极峥嵘。 掀髯已判玉山倒,蘸甲不辞金碗倾。 落日衬云鱼尾赤,斜风卷水縠纹生。 豫愁江上分飞后,千里关河月共明。 注释: 1. 佳会清欢:美好的聚会和欢快的宴饮。 2. 逸群:超越众人。 3. 峥嵘:形容山峰高耸,这里比喻议论的高远和精深。 4. 玉山:指人的头。古代传说中昆仑山有一座玉山,仙人居住的地方。 5. 金碗:贵重的酒器。 6. 落日衬云鱼尾赤
[^10] 《减字木兰花·湖山明秀》 湖光山色,春风拂面,正是一年好时光。豆蔻梢头春已透,画眉新绿添娇艳。 学画鸦儿多时未得,闲愁总知多少。苏州狂刺史,恼损新声皓齿歌。 一斛骊珠,许我樽前醉也无。 注释: - 湖山明秀:形容湖水清澈,山峦秀丽,景色优美宜人。 - 豆蔻梢头春欲透:描述春天到来时,豆蔻梢头的嫩绿与初绽的花朵,象征着生机勃勃和青春的美好。 - 学画鸦儿多时未得
锦标彩鹢追行乐,管领镇阳春。“锦标彩鹢”指的是精美的船只与华丽的彩鹢,象征着喜庆和繁荣;而今重到,莺花应笑,老眼黄尘。“今时重游此地,看到莺飞花开,却已非昔日之景,眼中满是尘埃。” 凭君问舍彫丘侧,准拟乞閒身。“通过询问朋友关于旧居的情况,表达了想要归隐的心情。” 北潭涨雨,西楼横月,藜杖纶巾。“描绘了北方的山泉上涨着雨水,西边楼台上挂着明亮的月亮,手持藜杖,头戴纶巾的形象。” 诗词原文如下: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才气无双家世,中朝第一名俦:这句诗表达了对李彦猷非凡才华和高贵家世的赞赏。同时,也提到了他是朝廷中最杰出的人才之一。"才气无双"强调了他独特的才能和魅力;"家世"指的是他的出身背景;"中朝第一名俦"则暗示他在同辈之中无人能及,具有卓越的地位。 2. 茂蔼登龙士誉,醉挥倚马词头:这里的“茂蔼”形容人的气质出众而高雅,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登龙”象征着飞黄腾达或高升
【注释】 1. 豪气:指豪迈的气概。 2. 雄文:指雄健的诗文。 3. 学骥:比喻有才能的人,骥是千里马。 4. 点蝇:比喻小才之人。 5. 玉美、兰幽:玉和兰花都是高洁之物。 6.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指隐士的生活。 【赏析】 《赠李彦猷郭伯达二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前两句说:“从来豪气角峥嵘,雄文难匹肩相并。”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豪迈之气如峥嵘之山
诗句:禊饮连宵,帘捲晓风香鸭喷,儿孙罗拜捧金荷。 沸笙歌。赤霜袍软髻嵯峨。 译文:在连绵的夜里,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宴,随着夜幕和晨风的到来,香气四溢的烤鸭飘散。家中的子孙们纷纷前来参拜,恭敬地捧着金色的酒杯。 注释:1.“禊饮”指的是一种祭祀活动或宴会;2.“连宵”表示宴会持续到了深夜;3.“帘捲”描绘了宴会场景中帘子被卷起的情景;4.“晓风香鸭喷”形容宴会中食物散发出的香味,以及鸭子的叫声
题扇 荷柄犹擎宿露,荻花已著秋霜。 寄语浣纱游女,莫惊溪上鸳鸯。 注释:荷花的柄还在擎着隔夜的露水,芦苇的花瓣已经沾满了秋天的霜。请告诉那洗衣服的少女,不要让那些在溪里嬉戏的鸳鸯受到惊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景色。首句"荷柄犹擎宿露",以荷叶为喻,形象地描绘出荷叶上的露水尚未干涸的景象。"荻花已著秋霜",则通过荻花被秋霜覆盖,进一步渲染出深秋季节的氛围。二句中,"寄语浣纱游女"
译文: 心若如冰,则万缘俱灭;心若如飞絮,则纷扰不断。 过去、现在与未来,皆在心中显现。只需将心澄净,便能看到真我。 --- 注释: - 问主僧:询问僧人,即向僧人提问。 - 心动万缘飞絮:比喻心中杂念纷纷,如同飘飞的柳絮,难以把握。 - 心安一念如冰:指内心若能保持宁静,就如同寒冰一般清澈透明。 - 过去未来见在:指一切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在眼前显现。 - 待将那个心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