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
王寂的《平夷道中二首》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古诗,其内容如下: - 诗句解读 1. 河阳白发近来添,行役劳劳岁已淹:这里“河阳”可能是指王寂的出生地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表达出一种岁月流逝的感慨。“白发近来添”意味着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白发的数量,而“行役劳劳岁已淹”则反映了频繁的外出和奔波给生活带来的疲惫。 2. 仕路黄杨何日进,宦情橄榄几时甜:这里的“仕路”指的是仕途
解析: 1. “游山寺” - 描述的是诗人在山中的旅行,他正在游览或参观一座山寺。 2. “盘纡细路仅能通,断壑危桥渡几重” - “盘纡”指的是山路迂回曲折。“仅能通”表示道路虽然曲折,但最终是通畅的。“断壑”指的是悬崖峭壁,这里形容山路险峻。“危桥”则指那些需要攀爬的、危险的桥梁。“渡几重”意味着经过多次的跨越才能到达目的地。整体而言,这句描绘了一个充满挑战但终究是安全的旅程
【注释】 赫赫金源帝子家:指完颜氏为金朝皇室。帝子,天子之子。家,家族或家族中的人。 暂分符竹奠京华:暂时分出符节和竹简来安葬京城的皇帝(即完颜皇帝)。分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所用的符节。竹简,用来盛放文书的竹制简牍。奠,祭祀的意思。京华,京城。 礼容登降歌麟趾:《诗经·周南》中有篇诗叫《关雎》,其中有“窈窕淑女”的句子。这首诗的“礼容登降”,是指皇帝祭祀天地、祖先时举行的典礼仪式。礼容
此诗是作者在郭解元因病休官后,于公元1659年(明熹宗天启七年)春天所作。当时,“解元”是科举时代的术语,指乡试第一,即中了举人的初级阶段。郭解元因疾病不能参加会试而辞官归田,作者为他赋诗一首以慰之。 次韵郭解元病竹二首 此君清苦少知音,独有幽人忍冻吟。 生死挺然终抱节,荣枯偶尔本无心。 比肩耻与蒿莱伍,强项不容冰雪侵。 姑待东风脱新绿,傍阴高卧解吾簪。 注释: 【此君】代指郭解元。
【注释】 圣朝:指北宋朝廷。敦睦:和睦亲善。重分封:重视封赏和分封。成王:周武王之子,名诵,西周初年被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旦的嫡长子。桐:桐叶,古代传说中有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比喻封地或封爵。阿衡:宰相。阿:旧称“相”。 终以:终于。阿衡:宰相。任天下:治理天下。萧相:西汉开国功臣,曾辅佐刘邦建汉立业,封为酂侯,即今河南新野西南的肖河。守关中:镇守关中地区。关中:古郡名
【注释】 青山:泛指青山绿水之间。 梦觉:醒来的时候。 青荧:灯光闪烁的样子,这里代指灯光。 短檠(qíng):短小的灯台或灯盏。 颜何厚:颜回,孔子弟子,字子渊。这里以颜回自比,意谓自己没有颜回那样高尚的修养。 长铗(jiá):古代宝剑名,这里指剑。高弹:高超地弹奏,这里借指高超的武艺。豪:豪迈、气壮。 寒螀(jiāng)破壁:寒蝉在墙上叫。这里指听到蟋蟀叫声。螀,一种昆虫,夜鸣于墙间。
席上赠马杨 君辞绛帐尸糟曲,公草玄经守薜萝。 一坐尽惊真俊尔,半生不语奈痴何。 清谈缓举玉如意,痛饮屡翻金叵罗。 眼界幸无俗物恼,释然一笑散千疴。 注释: 席上:指宴会。 马:这里代指宾客中的人。 杨:这里指宾客中的某人的字或号。 绛帐:古代用红色的帷帐装饰的帐子,常用来指书房。 尸糟曲:指饮酒过度而醉。 公:尊称对方。 薛萝:指隐居山林。 一坐:全座。 真俊:真正的英俊才子。 奈痴何:无奈
留题紫岩寺 手胼足趼不知劳,珍重麻衣道最高。 跨岸飞桥横玉蝀,倚空层阁压金鳌。 一天花雨森秋气,万壑松风卷夜涛。 怕见云堂老尊宿,笑人尘土满征袍。 【注释】 1. 紫岩:指紫阳山,山上有紫阳书院。 2. 胼(pán):脚底起的老茧。 3. 蝀(lì):古代传说中仙人所乘的一种车,形状像龙舟。 4. 金鳌:传说中的一种巨大的龟形动物。 5. 云堂:即云门寺。 6. 尊宿:对僧人的尊称
【诗句注释】 三逸堂:指宋代黄庭坚所建的“三逸堂”,用以收藏其诗文书画等作品。白芍药:即白牡丹,为名贵花卉。春城:春天的都城。妙品:极好之物。画图:图画。萼粉:花萼上的白色粉末,指白芍药的花瓣。雨馀:雨后之馀地。沾:沾染。蝶趐:蝴蝶在花上停留。蕊香:花蕊散发的香气。风暖:春风暖和。蜂须:蜜蜂的触须。寿阳宫女妆梅额:指唐代寿阳公主以梅花妆饰额角之事。姑射仙人:传说中的神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具体到本题,首先理解“元夕有感”的意思,然后分析诗歌的每句诗句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最后分析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题中,“一生能见几元夕”,意思是一生中能够看到几次元宵节。这一句抒发了作者对元夕佳节的无限感慨;“况是东西南北人”,意思是况且是四面八方的人。这一句写出元夕节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