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赠隐公 世间无近远,定里遍曾过。 东海经长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 今日忘尘虑,看心义若何。 注释: - 世间:指人间世界。 - 定里:指一个地方或地方的人。 - 东海经长在:指东海的经脉一直在。 - 南朝寺最多:南朝时期的寺庙最多。 - 暮年:晚年。 - 聊化俗:略去世俗之念,修行佛道,净化心灵。 - 初地即摧魔:初入修行之地就消除了所有的烦恼和魔障。 - 今日:现在的我。
【注释】1.题李孝廉书房:为李孝廉(即李士美)的书房作诗,李孝廉名士美。2.野情专易外,一室向青山:野趣盎然,一心向山。3.业就三编绝,心通万事闲:学问高超,对世事无所萦怀。4.莺稀春木上,草遍暮阶间:春天时鸟儿稀少,傍晚时分草木遍地。5.莫道归繻在,来时弃故关:别了,不要说我还有返回家乡的希望,回来时已经忘掉了故乡的城门。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诗人用“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衡阳多道里,弱羽复哀音。 - 衡阳:地名,这里指代遥远的家乡。 - 多道里:道路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弱羽复哀音:比喻自己的翅膀软弱,无法飞回故乡,只能发出悲伤的声音。 - 还塞知何日,惊弦乱此心。 - 还塞:回到边塞,指诗人可能要去边塞征战。 - 知何日:不知道何时能够归来。 - 惊弦乱此心
【注释】 ①邠州:唐代的州名。留别:送别。 ②终岁:整年。山川路:指旅途。 ③生涯:一生的生活和事业。总几何:《论语·子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以“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经历和成就。此诗末句言自己一生经历坎坷,功业未成,故云“总几何”。 ④艰难:处境困窘。客:客居他乡的人。 ⑤贫贱:贫穷卑贱。受恩多:接受别人的施舍很多
【注释】: 子真: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江海意何如:江海的意趣如何。江海意,即“江海之情”。诗人借指自己与韩少府相别后的归隐生活。 门掩疏尘吏:门上挂着扫帚和木棍,扫除门外的尘埃。 阅道书:读经卷。 古城寒欲雪:古城寒冷将要下雪了。 远客暮无车:你是一位远离故乡,天黑后没有车子可以回家的游子。 杳杳思前路:思念着前程的路。 谁堪千里余:谁能忍受离别之后那遥远的路程呢? 赏析:
诗句释义 1. 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立春日”指的是春季的开始,“宴”是指宴会,“高陵任明府宅”中的“任”可能是某人的姓氏,而“高陵”可能是指地名,“任明府宅”则是指任某的府邸。整句的意思是在立春这一天,在一个名叫“高陵任明府宅”的地方举行宴会。 2. 春灰今变候,密雪又霏霏:“春灰今变候”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已经改变了,“密雪又霏霏”指的是密集的雪花又开始飘落。这句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
【注释】 ①浮世:指世间。今何事?人生在世为了什么? ②谛:真理,真谛。空门:禅宗,佛教的一个宗派。这里指禅宗。 ③俱是梦:生与死、哀与乐都像是一场梦。 ④讵(jù):岂,哪。关:关系、影响。身:自身。 ⑤当从庚中庶:应当跟随佛祖的教导。 ⑥诗客:指诗人、文人。 【赏析】 这首诗是写于作者游慈恩寺时所做。诗人在游慈恩寺时,看到春日景色优美,于是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生死
【解析】 此诗首联“月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写诗人深夜访友。月照高天,鸡不鸣犬不吠,寂静无声的庭院中只有那紧闭着的大门和通向寒塘的小路上的脚步声。这两句以动衬静,以声音衬托出夜的寂静,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颔联承上启下,写诗人夜访朋友时所看到的景象:在深深的竹林里,茅屋的门口,有一块石头铺成的冷冰冰的石床。颈联“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隐居的原因。尾联“虚弃如吾者,逢君益自伤”
汤公多外友,洛社自相依。 远客还登会,秋怀欲忘归。 惊风林果少,骤雨砌虫稀。 更过三张价,东游愧陆机。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析: 1. 汤公多外友,洛社自相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汤公的家中相聚的情景。这里的“汤公”可能指的是一位姓汤的官员或是诗人的友人,他以慷慨大方、广结善缘著称,故有“多外友”之说。而“洛社”则可能是指洛阳的一个文人聚会之地,诗人和朋友们在这里相互扶持
【译文】 秋天的九江迷离如梦,群吏因依而暂留。 高树秋叶挂露珠,寒城暮景闭掩扉。 心随云飘远去,看草伴我稀疏。 怎相信同窗好友,相望于青琐闱。 注释解释: 1. 晚秋过苏少府:在晚秋时节拜访苏少府。 2. 九江迷去住:指在九江迷失方向,不知该往哪走。 3. 群吏且因依:一群官吏暂且依靠他。 4. 高木秋垂露:高高的树木上挂着秋天的露珠。 5. 寒城暮掩扉:傍晚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