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注释】 李参政:即李东阳,字宾之,号月泉。 已露明年造化机:指天时。造化机,天时的征兆。 便将六十四年推:推算出今年是公元1435年。 后天八八无穷数:指二十八宿星宿的度数。后八八,即“后”的八倍,共28次循环。 一画初阳自此基:说太阳初起时,其形如笔画一样,从这里开始。 【赏析】 《李参政》是一首题赠诗。作者在诗中对朋友李东阳的才德表示了极高的赞赏。诗的首句写天象;次句以天时暗喻人事;三
春社日祭祀完毕,轿中得三绝 阴雾冥蒙慢鼓鼙,田坡勃窣误轮蹄。 居人闭户未忺起,太守车前一尺泥。 注释:阴霾笼罩,云雾弥漫,鼓声缓慢而低沉,田野的小路被踩坏了(勃窣),车轮也失去了应有的滚动。居民们关闭门窗不愿起床,太守的车前溅了一尺泥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春社日祭祀完毕,乘着轿子回家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全诗四句,首二句描写轿行途中的阴云和道路,第三、四句写轿行时路上溅起的泥巴。
在宋代,魏了翁的《李参政》一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李参政的非凡风采和他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下面是诗句、翻译、注释与赏析: 1. 诗句:忽闻车马下天来,拥术阗衢拨不开。 翻译:突然听到车辆如从天而降,挤满了街道,难以通行。 注释:本句描述了李参政到访时的壮观场面。 赏析: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李参政到来时的盛大场面,使人感受到其影响力之大和重要性之高。 2.
【注释】 绝嗤:极其鄙视。梁梦:指梁朝,南朝宋、齐和陈三个朝代的合称。金瓯(ōu):盛满酒的杯子。这里借指国土。又叹祁征困木牛:意谓梁朝的君主被元帝所囚困。祁征,梁武帝年号,因元帝为梁武帝所囚禁,故称。木牛,《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载,曹操曾以木牛流马运输军粮。后用以泛指运粮工具或军用器械。百忧:百事忧虑。 【赏析】 此诗为赠李参政而作。李参政名不详,据《唐诗三百首》中注:“一作李勉
注释:岁月的磨砺使我的头发变得稀疏,我坐在那里看着时事不断发生。 可能是袖里的手可以镇住,我在湖亭中阅读《楚辞》。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忧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语言质朴,富有韵味,是唐诗中难得的佳作
李参政 梅艳凌霜带雪馀,铅华洗尽玉生肤。 东方千骑推人去,聊折春风寄雁湖。 注释: 梅花在严寒中绽放,雪花还未完全消融,它的颜色鲜艳如初。它的花瓣经过洗涤后更加洁白晶莹,仿佛是玉石打磨而成。 东方的骑兵们纷纷前来,推着诗人离去。他们离去时,我不禁折一枝梅花,将它寄托在春风之中,希望它能飞到雁湖,与那里的友人相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
【注释】李参政:唐李鄘,字公垂,陇西成纪人。大中进士,为监察御史、尚书郎、右拾遗等职。 不乘轞轞上公车,轧轧肩舆两仆夫。 不乘轞轞,意谓不骑马乘坐马车,而是乘坐肩舆(轿子)。轧轧,形容马的嘶叫声。 世道险夷随所遇,车中只是旧时吾。 世道好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所以作者说“随所遇”。而自己始终是原来的我。 赏析: 李鄘这首《李参政》诗,写的是一个老于世故的官员在官场上的得意和自得其乐。他骑的是轿子
【注释】 李参政:指唐代诗人李绅。李绅曾任宰相,因事被贬为端州司马,后官至相国寺内供奉,所以称“李参政”。穑(shè):收割。庶:希望、但愿。几:差不多。天公:上天,即自然。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当时李绅任端州司马,时值早春。诗人在端州观察农事,见溪边鹅黄白芦,山下稻实肥硕,于是感慨颇多。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同时流露出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注释:春社日祭祀完毕,轿中得三绝 在风雨声中聆听李陵,起身披上衣服面对神明。 钟声刚刚结束车轱辘开始响动,回到谯楼恰好是六更时分。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春社日祭祀完毕后,被风吹雨打,听着李陵的《答苏武书》,起身披衣向神明祈祷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聆听李陵书信的场景;后两句则描写了信使将李陵的信件送到,诗人听到钟声时才想起时间已晚,而当车轱辘开始响动时,他才知道已经回到了谯楼上
正月九日,杨季穆和我在山中游玩。 雨中,我并未放声大笑,眉头也未曾舒展。 独自坐在空斋之中,我手持玉杯饮酒。 观赏流水的功夫,随处都可以见到; 意味就在心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