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鹄白芦花瘦,山下鹅黄稻实肥。
更得天公晴十日,今年穑事庶乎几。

【注释】

李参政:指唐代诗人李绅。李绅曾任宰相,因事被贬为端州司马,后官至相国寺内供奉,所以称“李参政”。穑(shè):收割。庶:希望、但愿。几:差不多。天公:上天,即自然。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当时李绅任端州司马,时值早春。诗人在端州观察农事,见溪边鹅黄白芦,山下稻实肥硕,于是感慨颇多。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同时流露出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富有民歌风味。

首句写景,点明时令。山脚下的稻田,一片鹅黄,颗粒饱满;水边的芦苇,一色鹅白,随风摇曳。两句诗将春天田野的生机写得惟妙惟肖,令人赏心悦目。第二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描写景色。诗人用“更得”二字领起,表明眼前景色之美好已超过往年,从而引起下文。第三句以议论收束,指出今年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第四句写远景,抒发感情。由于今年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农民们辛勤劳作,收获定会丰富。最后两句以议论收束,表达对农民丰收的祝愿。“庶乎”,希望、但愿之意。“几”,差不多,这里含有丰收在望的意思。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天公”(即自然)有眼,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在端州观察农事,见溪边鹅黄白芦,山下稻实肥硕,于是感慨颇多,写下这首七绝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敬意。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富有民歌风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