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注释】 ①是是非非:指是非对错,好坏得失。②以同为爱(ài):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异为憎:与不同方式对待别人。③誓殽秦穆:指秦国的君主秦穆公在殽山之战时曾发誓要报答他的恩德。旋修怨:随即就消除了怨恨。④在莒齐威:指齐国的君主齐威王曾到过莒地。卒震矜:最终使齐国声名显赫。⑤事急求言:形势危急时刻寻求良言。易入:容易接受。⑥位高从谏:职位高了却很难听从别人的劝告。⑦愿公一破从前陋
【注释】 杨大夫:杨公,作者的外舅。提刑:官名,宋代地方长官。黄垆:指坟墓。 【赏析】 《题外舅杨公墓》,宋·文天祥作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这首诗是文天祥为他的岳父、前宰相兼枢密使杨亮节所建的祠堂所写的。诗的前三联写杨公生前辅佐皇帝,后三联追怀杨公的功德。 诗的前四句“追思初摄大夫车,得助堂前见舅姑。”追忆了杨公刚被朝廷召用时的情景。“初摄”指他刚刚接受朝廷的任命。“得助”
【注释】 潼川路施运判生日:潼川,今四川崇庆。施运判,名运使,是当时主管水利的官员。“施”字拆开来有“水”和“人”二字,故称“施人”。 朔吹饕寒凝不禁:朔风凛冽,天气寒冷。饕寒,指严寒天气。饕,同“饕餮”,古代传说中的恶兽,这里指凶猛的寒风。 地雷应合战群阴:地雷阵,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术。此处比喻施运判在官场中如地雷阵一般,能化解群阴之灾。 悠悠未快功名手:悠悠,悠闲的样子。未快,没有达到心中所愿
泸贡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书增郡国贡士员泸增二人是岁贡于东西路转运司者各二人以五月庚戌合寮吏宴于郡之正牙歌鹿鸣以遣之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端平元年(1234年),朝廷下令增加各地的贡士名额,增加了两位贡士。这一年,东西路转运司分别贡送了两位贡士。五月十五日,州府官员和地方官吏在州府大堂上举行宴会,庆祝贡士的到来。宴会上吟唱《诗经·小雅·鹿鸣》以示欢愉。 皎日中天万国明,恢恢贤路庆端平。 月正元日下书诏
泸贡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书增郡国贡士员。 泸增二人是岁贡于东西路转运司者各二人,以五月庚戌合寮吏宴于郡之正牙歌鹿鸣以遣之: 诗句释义:泸州(今四川省泸县)贡士有二十人,端平元年皇帝亲手写信来增补郡国贡士的名额。泸县增加两名贡士,这一年向东西路转运司贡献的贡士各两人,于是五月十一日,他们和地方官吏一起在郡城正厅设宴唱歌《鹿鸣》以示送别。 天地中间着此身,合将位育入经纶: 注释:在天地之间
【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题型。考生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结合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词语,然后进行赏析。注意“史筵”“公”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译文】 拥马欢呼夹道相迎,诏书下洛社起耆英。 史筵上载笔联翁季,政路上题名接弟兄。 新政期公皆一轨,故交惟得我忘情。 正邦须自明伦始,要仗公心行万世程。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送李季允赴召时的情景:他骑马奔驰而来
译文: 在元祐年间,新法开始实施,人们看到新人笑旧人。 自崇宁以后,权臣不断出现和更换。 曾趋嘉定改元诏,又贺端平第一春。 长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陈。 注释: 1. 一倾鼎否一番新:形容政治环境的变化迅速且频繁,如同倾倒的鼎中水一般迅速更新。 2. 但见新人笑故人:新的政治力量上台后,之前的旧势力或人物可能不再被重视或受到嘲笑。 3. 元祐至今迭更化:从元祐年间到现在
诗句如下: 家声烨烨自乾淳,王谢门中着此身。 金碧池边金碧使,玉山台上玉山人。 都将奕叶芝兰味,散作群州桃李春。 应记西陵分首后,枯棋一局几回新。 译文为: 魏了翁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家族荣耀和地位的自豪以及对个人成就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他在潼川路上行走的景象,感受到周围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心境变化。他回忆自己曾在王谢门下学习,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金碧池边
【注释】 1. 魏茶马:唐末五代时期,南渡后,宋与金的边界贸易中,宋朝以茶叶换得黄金和马匹,称为“茶马”,是双方的一种经济交流。 2. 绍兴御史:南宋时期,绍兴成为南宋政治的中心,有一批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们负责监察地方官吏,被称为“绍兴御史”。 3. 和戎二字:意为平息边患。当时,金朝时常入侵南宋,所以“和戎”一词常被用来表达希望和平解决争端的意思。 4. 用世诸孙尚祖风:意思是说
诗句解读 1 安总领生日:此句提到了“安总领”,可能是一位官员或领袖。在这里,“生日”指的是其出生或诞辰之日。 2. 祝公不作语啾啾:这句话可能形容某种安静、和平的气氛或景象。 3. 陛下凭公释顾忧:这里的“陛下”指皇帝或君主,而“凭公释顾忧”意味着依赖某人来解除忧虑。 4. 往误叵堪成铁错:这里“往误”可能表示过去的错误或遗憾,“不可堪”意为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