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月
注释: - 偈颂一百五十首:这是佛教的一种诗歌形式,用于诵读佛经或表达信仰。 - 一人跨三脚驴:描述一个人骑着一只三条腿的驴,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状态。 - 一人骑三角虎:同上,描述一个人骑着一只三条腿的老虎。 - 三家村里交肩:描述三个人肩并肩在一起,表示团结一致。 - 万仞崖头移步:描述一个人在高耸入云的悬崖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勇敢和毅力。 赏析:
【注释】 簇簇:繁密的样子。 却之不回:指拒绝别人的馈赠,别人再三相劝,就是不肯接受,也不会改变初衷。 瞬目不扬眉:形容神态安详自然,从容不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佛的偈子。“簇簇上来”句,写佛像庄严、神圣;“却之不回”,写对佛像的虔诚。“簇簇下去”两句,写佛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于斯立片时”三句,写自己虔诚地瞻仰佛像的情景。“瞬目不扬眉”一句,写自己虔诚地瞻仰佛像的神情
巴陵三转语,南源女人拜。 人贫智短,马瘦毛长,灵鹫峰头一炷香。 注释:巴陵三转语,指佛教的《华严经》中的“三转法轮”,即“法性、实际、周遍”。南源女人拜,指在南方源头修行的女人们向佛陀致敬。 人贫智短,马瘦毛长,灵鹫峰头一炷香。 注释:这里用来形容人的贫穷和智慧的浅薄,以及马的瘦弱和毛长。而灵鹫峰头一炷香,则是指佛寺中的佛香。 赏析:这首偈颂通过对比人的贫穷和马的瘦弱,以及佛寺中的佛香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百十九 渠侬家住白云乡,南北东西路渺茫。 几度欲归归未得,忽闻岩桂送幽香。 注释: 1. 渠侬:你。2. 白云乡:指隐居的地方。3. 杳茫:模糊不清,不明确。4. 几度:多次。5. 幽香:清幽的芳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同时
未出胞胎事已蹉, 出胞胎后转誵讹。 韶阳拄杖头边眼, 供佛烧香不在多。 注释与解析: 1. “未出胞胎”:在胎儿尚未出生之前,其本质或存在尚未显现。此处比喻某些思想或理论在形成之初即已具备基础。 2. “事已蹉”:指已经发生了,无法挽回或改变。此句可能表达对某种已成的事实的哀叹或无奈,暗示某些事情的发展已不可逆。 3. “出胞胎后”:指事物从诞生到成长、发展的阶段。 4. “誵讹”
诗句内容: 初五初十,铁蛇钻不入。 有也莫将去,无也莫将来。 南岳自南岳,天台自天台,那更峨嵋对五台。 注释解释: - 初五初十:指的是时间的早晨或者傍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初”通常指早晨的开始,而“十”则可能表示黄昏。 - 铁蛇钻不入:形容某种力量或事物难以穿透或突破。 - 有也莫将去:意思是如果有的话,就不要带走;如果存在,就不需要担心它离去。 - 无也莫将来:意思是如果没有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百十四 髻中珠,只者是。 如优昙花,时一现尔。 坐断意根,方能侧耳。 注释: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头发里藏的珍珠只有一颗,那就是它。就像优昙花偶尔出现一样,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得到。只有当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绪,才能听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真正的珍珠和优昙花都是稀有的,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才能得到。而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绪
【注释】 诸佛机:诸佛的智慧。祖师意:祖师的心意。 百草头:指草上露珠,比喻微小之物。双眉底:指眉心之下,比喻深奥之处。 不可得而一,不可得而二:这是说事物既不能归结为一个整体,也不能分割成两个部分。 赵州关即且置:赵县(今属河北)的赵州关是一处名胜,可以暂且搁置不谈。云门曲作么生:云门寺的和尚问:“什么叫做‘云门曲’?”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指禅堂里只有一片寂静
【诗句释义】 青山门外白云飞:在青山门外,白云飘荡。 杨柳溪边引客归:在杨柳溪边,有人招呼客人回来。 莫怪坐来频劝酒:不要怪我常常为你劝酒。 自从别后见君稀:自从我们分开之后,见面就少了。 【译文】 青山门外,白云飘飘,我在此处等你很久了。你在杨柳溪边,有朋友相邀,请你回家吧。不要奇怪,我总是为你斟满酒,希望你能经常回来。自从我们分别后,你很少再来了。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加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注释:这是第一句,描述的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情景。 一点微云何处来,散作人间三日雨。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天空中飘浮的云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间的天气。 晓来忽推窗,所见非常处。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早晨醒来时,看到的景象与平常不同。 白玉作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