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需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词句的意思。“庄宗中原之宝图赞”是这首诗的标题,全诗共四句,第一句点题,第二句写中原之宝的形貌,第三、四句说中原之宝非同一般,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珍爱。 参考答案:庄宗,指唐庄宗李存勖(yu413-926)。原为沙陀部人,后归晋王李存勖。唐朝建立后被封为唐太子,后继位成为唐庄宗。 乾坤宇宙间,指天地之间。 中原之宝秘形山
诗句释义 1. 机语相符句合头:这一句话描述了一种语言或对话中的精准契合,如同机械般精确地配合。在这里,“机语”指的是机智巧妙的话语,“相符”则表示这些话语非常吻合或者恰到好处。而“句合头”可能是指整个句子或对话的开始部分,这里指的就是开头的部分。整体上,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言语上的完美匹配和和谐。 2. 离钩三寸已吞钩:这句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接近和成功。这里的“离钩”可以理解为某种行动或尝试
【注释】 灵照女赞:指唐代诗人王建的《灵照寺》。灵照寺是当时有名的寺院,王建曾去灵照寺游玩,并作《灵照寺》诗。卖笊篱:卖菜的担子上挂着竹筐和木制的捞网,用来打捞菜叶,防止被风吹走。 一转语:指灵照寺中的尼姑们,因为她们在风前敛手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丹霞:山名,在四川松潘县西北,与岷山相接。相传晋代道教大师葛洪曾在此炼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尼姑,她身披道袍,在风中收拢双手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折脚禅床接断薪,犹堪伛坐揖高宾:意思是说,虽然禅床已经断了腿,但仍然能够用来弯腰行礼招待尊贵的客人。 - 明知裂土熏天富,难斗他家彻骨贫:意思是说,他们知道通过战争和掠夺就能得到土地和财富,但这些财富并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赵州、二王为对象,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诗中描述了他们的奢侈生活和贪婪本性,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注释】 文宗:皇帝。希奇之事:奇异之事。朕:我。说法来:讲说。 【赏析】 这首诗是讽刺唐文宗的,其诗大意是:皇帝你喜欢吃蛤蜊肉,我看你吃它就像在剖心一样痛苦啊!皇帝你吃蛤蜊的时候总是笑个不停,好像在和你的臣子们讲笑话一样。其实这些稀奇古怪的海鲜事,你一点也不相信。我劝你不要这样,要相信这些事物都是自然形成的。 此诗表面上是在劝谏文宗不要过于迷信,实际上作者借题发挥
注释: 大机之用谁担荷,断际孤风不可追。 济北少年曾未委,风光太子已先知。 大机之用谁来承担,断际的孤风难以追随。 济北的年轻人还未成就事业,风光太子已经预知未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黄檗掌沙弥的诗。首句“大机之用谁担荷”,意为伟大的使命需要谁来承担。第二句“断际孤风不可追”,意为在关键时刻,无法追赶上那断际的孤风,意味着黄檗掌沙弥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会被外界所动摇。
【注释】: 1. 过河尊者赞:赞美那些渡河的人。 2. 前溪渌涨雨初晴,浮笠波心掌样平:前边的溪流水满,刚刚晴天,浮在水面的帽子就像手掌一样平平。 3. 伎俩由来只如此:技艺或方法就是这样。 4. 放教急急奔前程:让它们急急忙忙地奔向前程。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渡河人的诗。诗人通过写渡口景色和渡河人的情态,表现他们急于赶路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渡口的景色。“前溪渌(lù)涨雨初晴
【注释】 朝阳:太阳初升。穿破:冲破,穿过。 衲赞:即“衲衫”,僧尼的袈裟。 檐前:屋檐之下。 负日:倚靠或依靠着日头。 暖烘烘:温暖而和煦的样子。 败坏:破损。 补缀:修补。 都卢扎:一种针线活。 锋:针尖。 【赏析】 这是一首写缝补衣物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一个僧人补衣的情景,表现了劳动者勤劳、朴实的品性。 开头两句是第一层,写僧人补衣。“朝阳穿破衲赞”,写太阳刚刚升起,阳光从窗子透进来
待月了残经赞 待:等待。了:完了,完成。残经:指残卷、断简,这里泛指佛经。赞:赞叹,称颂。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佛寺里等待夜晚月亮升起时的心情和对佛经的体会。 数黑豆子老和尚,石上松根得意时。 数:数落,比喻思考。黑豆子:黑色的豆粒,这里指黑色的种子。老和尚:年迈的出家人。意:心意,心情。得意时:心情舒畅的时候。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坐在寺庙中等待着月光照耀,思考着佛法,心情宁静。 自怜末后一句子
亮座主赞 心与虚空讲未终,一呼回首一开容。 勿言去后无消息,云外西山翠扫空。 注释: 亮座主赞: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孟浩然》中的一句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心与虚空讲未终,一呼回首一开容:心中与虚空讲完未结束,一声呼喊回头一看,发现有人已经走了,我顿时感到惊讶。 勿言去后无消息,云外西山翠扫空:不要以为他去了就没有消息了,在云端之上的西山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