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月
【注释】 庞大:山名,在今河南辉县西北。倚锄而化:传说老子乘青牛西去,经过此地时曾手执拐杖,倚靠在山崖上,化为一座山峰,因名巨灵峰。图赞:绘画赞颂。 先行行不到,郎君末后太过生:即“先到不了,后来者又太生”的意思。指老子先来到,后来的不能比,有贬意。 倚天衡岳最深处:即“倚天柱峰”,为嵩山的主峰之一。衡岳:中岳嵩山。 雨过寒光泼眼明:即“雨过天晴,阳光洒满大地,一片光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东山五祖和尚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赞东山五祖和尚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赞美东山五祖和尚。东山五祖指的是五位在佛教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僧人,他们的修行和教义被后人广泛传颂。因此,这里用“赞”字来表达对东山五祖和尚的敬仰之情。 2. 辊绣毬,打瓦鼓。 这两句描述了和尚们的日常活动。辊绣毬是指和尚们用手掌拍打着绣球,以保持身体的柔软性和平衡性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句解读:千株松下谒癯仙,冷淡烟霞别是天。 - “千株松”指的是松树众多,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下”在此处表示地点,即诗人在此地拜访一位隐士。 - “谒”意为拜访或拜见。 - “癯仙”指隐者的雅号,形容其身形清瘦而气质非凡。 - “冷淡烟霞别是天”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意指隐者远离尘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译文展示:千株松树环绕的山谷中
注释: 1. 去国迢迢路八千——形容离家的路程遥远,有八千里。 2. 归心日夕九重天——形容归家的心愿像九重天上的云一样高远。 3. 当机不领到家句——意思是在关键时刻没有理解到“到家”这句话的意思。 4. 且向途中快着鞭——意思是暂且在路上快马加鞭,不要停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后的心情和行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 1.说无生话图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自注“此为山中道士所作”。 2.说无生话:即谈论无生话。 3.图赞:即图画赞歌。 4.收拾:整理。 5.山云海月情:指山中云雾缭绕、月色皎洁的景象。 6.团栾:圆。 7.鼻直眼眉横:形容面庞端正。 8.龟毛拂子:用龟甲做的拂尘。 9.兔角杖:用野兔的角做成的拐杖。 10.敲得虚空嚗嚗声:敲击出响亮的声音。 【赏析】
诗句解释: - “裴休捧佛请安名图赞”:裴休(673年-745年),唐代著名诗人,因反对宦官专权而得罪皇帝,被贬为道州刺史。这里提到“裴休捧佛请安”,可能是在描述裴休在寺庙中虔诚地礼拜,祈求平安。 - “持来面目已全彰”:手持经文,显现出佛陀的真容。这句话表达了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能够看到佛陀的真身,即所谓的“法身”。 - “出就呈机验当行”:从佛教教义来看,修行者应当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证悟真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反复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加以理解,并据此分析概括即可。“灵照对丹霞图赞”、“觌露风猷第二机”、“电光石火较迟迟”等处是关键句,应重点关注其意象和意境。如第一句中的“灵照”“丹霞图”“赞”,第二句的“觌”“露”“风猷”“机”,第三句中的“去后无消息”等都是理解该句的关键。 【答案】 译文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柏的《题画》。 诗句释义: 灵照看日早晚图赞 灵照:即“灵照”二字。这里指代画家,因为“灵照”是画家的名字,所以用其名来称呼。看日早晚图赞:意为观看太阳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并赞美它。 明暗双双机夺机,阿爷手里觅便宜 明暗:指太阳的光芒。双双:形容明亮和昏暗相互映照。机夺机:指巧妙运用光线。阿爷:对父亲的敬称。手里:手中。觅便宜:寻找好处。 果然老底能轻信,输却日轮当午时
【注释】 代宗:唐代皇帝李豫的年号是永泰,公元765年至779年。 国一见:指国子监祭酒见代宗。 法地:指国子寺。 安然不动:指国子寺的法度没有改变。 振身:指国子监祭酒振衣而起。 亦相宜:也合适。 别讨:另找方法。 大唐天子师:指国子监祭酒,当时尊称其为“天子师”。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当时诗人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曾随代宗到过国子监
【注】庞居士:唐代诗人李贺号。马大师:唐代僧人马祖。见图赞:指为马祖画像题诗。 搅海狞龙(líng lóng)头角露,出林猛虎爪牙张——搅扰海水的凶猛龙首露出水面,像老虎般威猛的爪牙张张开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气势、声势非常强大,可以搅动海水、震动山林。 至今六合风云里,浩浩来登选佛场——至今天地间风云激荡,浩大壮观的景象正展现在眼前。选佛场:佛教徒聚集讲经说法的地方,泛指集会、聚会。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