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先行行不到,郎君末后太过生。
倚天衡岳最深处,雨过寒光泼眼明。
【注释】
庞大:山名,在今河南辉县西北。倚锄而化:传说老子乘青牛西去,经过此地时曾手执拐杖,倚靠在山崖上,化为一座山峰,因名巨灵峰。图赞:绘画赞颂。
先行行不到,郎君末后太过生:即“先到不了,后来者又太生”的意思。指老子先来到,后来的不能比,有贬意。
倚天衡岳最深处:即“倚天柱峰”,为嵩山的主峰之一。衡岳:中岳嵩山。
雨过寒光泼眼明:即“雨过天晴,阳光洒满大地,一片光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古诗词。全诗通过对嵩山的描写,表现了古人崇尚自然的精神境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诗人通过描绘山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首句“庞大倚锄而化图赞”,直接点明了主题——咏嵩山。接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嵩山描绘成一位慈祥的老人,形象生动,充满情趣。
第二句“老子先行行不到,郎君末后太过生”,借用了老子和孔子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老子先行,而你(指作者)末后到来,似乎显得有些过于匆忙。这种表达方式既委婉地批评了他人的急躁,也展示了自己的谦逊与自信。
第三句“倚天衡岳最深处,雨过寒光泼眼明”,诗人继续描绘嵩山的美景。这里,他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了雨后阳光洒满大地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一句“雨过天晴,阳光洒满大地,一片光明”,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阳光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