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
【注释】 1. 无心:指不偏私,不偏爱。立臧否:判断是非。 2. 有术:即“有道”,指有本领。验:验证。荣衰:兴旺和衰败。 3. 举世声中动:在全世界的议论声中有所行动。浮生:指短暂的生命。 4. 弹轻:弹奏时声音轻快。知福地:知道福地。 5. 欬小:咳嗽的声音小。应灵台:应对灵台(指神仙或神灵)。 6. 老何及:怎么来得及,表示对对方年事已高的感慨。 7. 是身惟死灰:自己就像死去的灰烬一样。
【注释】 东山:指东面的山。 偏怜(lián):特别喜爱,偏爱。 仙关:神话传说中的天门。 【赏析】 《周宗夷东山堂》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对东山的偏爱和向往之情。全诗四联,第一联点题,第二联写东山之好,第三联写登临所见,第四联写登临所感。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城嶂标扆极”句,写城郭之高峻,山峰之耸峙,以突出东山之高远。“谁家特有山”句
诗句释义: 1. 昔我共笔砚 - 回忆过去一起书写和学习的情景,强调了作者与赵清叔之间的友情。 - 笔砚: 指写作或绘画的工具,常用以比喻文学创作。 2. 知君贤弟昆 - 表示对赵清叔的尊敬和了解,认为他是一位贤明的弟弟。 3. 门邀百客醉 - 描述赵家门前常常聚集许多客人,可能是因为主人的才学吸引了他们。 4. 囊讳一金存 - 可能是指赵清叔虽然有很多客人来聚会
怜我抱空意,鬓间饶白丝。 已从真率集,那复少年时。 柳糁春前叶,松锼雪后枝。 建炎无故老,难话省方悲。 译文: 怜我抱着空虚的思绪,鬓边已经染上丝丝白发。 我已从那些直率的诗集中走出,哪里还能找回年少时的风采? 柳絮落在春天的前叶上,松针被雪压在了冬末的树枝里。 我在建炎时期没有故作姿态,难以诉说省视家乡时的悲伤。 赏析: 《余知府挽诗二首》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之一
【注释】 左司:指尚书省,即中书省。遗事远: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介妇:古代的寡妇。古风存:古道依然存在。业广:家族产业扩大。添新宅:建造新的居所。儒多:读书人多。起旧门:重建旧门。真亭:指真州(今江苏仪征)的真州亭,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仪征县境内。寿影:寿木的影子。云物:云雾和景物。山原:指山水风光。我欲攀车别:我要乘着车子离去。衰残阻:衰老而滞留。故园:故乡、家乡。 【赏析】
【注释】 缫、藉:同“借”,指借用。良玉:美玉,比喻贤人君子。《晋书·王导传》:“王丞相既为政,王东亭(王敦)与大将军(王导)共围棋,王敦常大输。王咨问:'何以善此?’王云:'公胜乃敢,卿不如也;吾不如君,君固当以相胜。然贤者处之,亦能不败,但复小耳。若使敌共相厌,故可小胜耳。’”齑盐:形容学问或才艺浅薄。大儒:博学多识的学者。单传:单传之家,指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左传》:“昔周之兴也,有士一人
赵知县挽词 僧馆经年学,书签尽日抽。 空闻割鸡笑,不见化凫留。 瘴月晓还落,蛮云冷未收。 西华夜来雨,洗净一生愁。 注释: 1. 僧人在寺庙中学习了一年时间,每天都抽出时间阅读书籍。 2. 听到僧人宰杀了家禽的笑声,却看不到他们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化为飞鸟。 3. 在瘴气弥漫的地方,清晨的月亮还未落下,蛮族的云雾也还没有消散。 4. 夜晚,西边的华山下了一场雨,洗去了作者一生的忧愁。 赏析:
注释: 风雨逍遥地,衙排印簏新。 钿车分路阔,宝瑟听歌频。 灯市晓侵月,花田晚占春。 却过张翰宅,方信有闲人。 赏析: 这首诗是送给包通判兼寄滕季度的。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韵脚为“新”,“频”,“春”,四句一押韵。第一、二句写送别时的环境气氛;第三、四句写离别后的感受;第五、六句写送别后的情景;最后一句以张翰自喻,表明自己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包颙叟挽词二首”“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解释诗句,最后进行赏析。 首先看第一首,此诗的注释是:“包颙叟,名不详。诗人友人。挽词,挽歌。”据此可以推断,这是一首悼念友人之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风沙江上的宅院、望中村边斥卤。后两句抒情
【注释】 ①蔡茂材贯之子(子:指蔡茂材的儿子):《晋书·蔡谟传》载,蔡茂曾为吏部尚书,其子茂材及孙邃皆知名。②“石庵”句:谓藏于石庵中者,是蔡茂之著作。蔡茂曾为《尚书》作注,故称“石庵”。③“讲诵令几日”:谓在石庵中讲诵经书,数日之间。④“飘零随陨风”:谓经书遭乱散逸,随风飘散。⑤“别井暗泉通”:谓石庵中泉水从井中流出,流向远方。⑥“安得无爻象”:意谓不知如何能将此经保存下来。⑦“吾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