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徽庙翎毛 羽毛如锦太葳蕤,花石东头入画时。 无限新声听未了,金风吹动万年枝。 注释: 徽庙:指唐代李贺的墓志铭《唐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 翎毛:指鸟类的羽毛,这里比喻文采华美的文章。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花石:指李贺墓前的石刻和花坛。 东头:墓地的东面。 画时:指像画一样。 无限新声:形容歌声婉转悠扬、令人回味无穷。 金风:秋日的清风。 万年枝:指李贺的墓碑
九日思归 九月的景色特别美好,登高直到太阳西斜。 把杯中斟满了新酿酒,篱笆边长出去年的花。 白发人占鹊,沧溟客泛槎。 异乡还酩酊,行坐只思家。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景偏嘉:景色格外美好。 - 至:达到。 - 日斜:太阳快要落山。 - 杯倾:把酒倒进杯子里。 - 篱发:篱笆旁生长着花。 - 白发人占鹊:老年人看到喜鹊,会联想到自己的长寿和福寿。 - 沧溟:大海。 -
《题梅二首》其一: 罗浮山下隔烟开,香雪纷纷入梦来。 谁谓缟衣今寂寞,花光笔里唤春回。 注释: 《题梅二首》是元朝诗人李昱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诗描写了梅花在烟雨中盛开的景象,以及梅花香气弥漫,让人沉醉其中的情景。第二首诗则是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 缟衣:指白色的衣服,这里借指梅花。 赏析:
【注释】 西子湖头:指杭州西湖。西子,即西施,古代美女。“湖头”为泛称,代指西湖的南岸。怜惜:喜爱。可怜:可爱之意。万点飘香:形容落花如雪。乞与:请求给予。珠宫:即瑶池。水仙:即水仙花,这里指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是作者在杭州西湖赏梅时所作。 前两句写景:“西子湖头春可怜,落花如雪晚风颠。” 西湖之畔的春天真是可喜,落花纷纷犹如大雪,夜来的晚风把花瓣打成一片片飞舞
墨菊 山僧能剪砚池冰,墨色模糊巧作棱。 自是东篱栽不得,却将秋影上溪藤。 【注释】 墨菊:指菊花。因为菊花的品种很多,有白菊、黄菊、紫菊、绿菊等等,而以黑、白为主。这里泛指各种不同颜色的菊花。 “山僧”二句:“山僧”即山中僧人,“剪砚池”即用砚台里的水来磨墨,因砚台上结了冰,所以用砚水来磨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中的和尚善于剪裁砚台上的冰,然后用来写字画画。他画的墨花颜色很淡,但很有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画。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读: 1. "鉴湖水清越女白,日暮采菱歌正长": - 鉴湖:指的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湖泊,以清澈见底而闻名。 - 越女:指的是古代越国的美女,这里指代当地的女性。 - 日暮: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 采菱:《诗经》中的《越人歌》中有“维越千载”的句子,这里的“越”可以引申为“越地”,即越族地区,“千载”则是指千年,泛指很久很久以前
【注释】 江:指长江。浪险:波涛汹涌。懒:不愿。垂钩:抛钩钓鱼。短笛:长笛。西风:秋风。且:姑且。自由:无拘无束。两岸芦花:两岸的芦苇。楚天:指长江以南的天空,也指楚国。秋:秋天。 【赏析】 此诗写江边老人吹笛图,意境清新,语言平实。全篇以“懒”字统领全诗。首句点明江面风波险恶,但老人却“懒垂钓”,说明他无所牵挂;二句写风吹着老人的长笛,在江中自由自在地飘荡,形象鲜明生动
【注释】 断桥:即白堤,又名“断桥残雪”。位于西湖孤山与苏堤之间。 流水:指西湖的湖面。 几度:多次、屡次。 对酒樽:斟酒于杯。樽,古代盛酒器。 槎枒:参差不齐的样子。 总:全、全部。 槎(chá):“楂”的异体字。 玉树:比喻梅花。 金盆:指盆景。 赏析: 《题梅 其四》是一首咏梅诗,写梅花在断桥边的景色和诗人赏梅时的心境。 首句写景,写断桥边月色朦胧、水波不兴、寒鸦点点的黄昏景象
【注释】题梅 其三:诗题。 岁暮:一年将尽,指冬天。 江南: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里指扬州。 十日雪:十天里下了十场大雪。 犯寒:冒着严寒。 开处:开放的地方。 南枝:梅花向阳的一面,即迎春面。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 忆汝:怀念你,此处指梅花。 寥落:荒凉冷落。 无好诗:没有好的诗句可写。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寒冬中见到梅花而感物起兴写成的。开头两句“岁暮江南十日雪,犯寒开处只南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首联写洞庭湖的碧水,第二联写洞庭山的景色,第三联写人间的沧桑,最后一句写人间的变迁。 【答案】 ①“洞宾”指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他号纯阳子,唐开元、天宝年间道士,曾授五品官阶,后隐居终南山。②“一剑”句:用晋王右军(王羲之)的故事,形容湖水清澈。③“琪树”句: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女祭的典故,指山上的花草树木。④“人间”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