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注释】 ①萱草:指母亲。 ②侵陵:侵蚀蔓延,此处借指萱草花。 ③瞻云:仰望云端,喻指对母亲的思念。 ④斑衣湿:意谓因思念而泪流满面。 ⑤五车:指《书经》。 ⑥好事:指孝道。 ⑦勤苦:勤勉刻苦。 ⑧“莫”字二句:是说不要因为思母心切而耽误了读书,勤奋读书是为了将来能报答父母之恩。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长安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萱花不畏严寒、顽强生存的景象
诗句释义 1. 画鹰 - 本诗主题,描绘一幅生动的鹰画。 2. 金眸玉爪下云端 - 形容鹰的美丽眼睛和锐利爪子,仿佛从云端之上俯视世界。 3. 能使群狙胆气寒 - 比喻这鹰画的力量,能震慑群狙(一种动物),让它们感到惊恐。 4. 山木萧萧秋色老 - 描述秋天的山木,萧瑟而显得衰老,与鹰画的英姿形成对比。 5. 英姿犹向画图看 - 即使身在现实中,鹰画中的英姿也让人向往,如同观看画中景象一般。
初夏书怀一绝 柴门无事昼长关,四月书声绿树间。 借问当年谁似我,除非盘谷与匡山。 注释: - 柴门:用柴草和木条制成的简易门。无事:闲适无事。昼长关:白日太长,没有事做。 - 书声:读书的声音。绿树间:绿树之间。 - 盘谷:地名,在今河南省林州市境内,有“千古盘谷”之称。 - 匡山:地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有“九州名山”之称。 赏析:
【注】1. 兰江:指兰江书院。2. 铁笔:喻书法师法严谨,有力量。3. 魁山:在今浙江丽水市境内。4. 野老:隐者,这里指童良仲。5. 沽酒典衣:典当衣服以沽酒。6. 绝句:一种诗体的名称,每句七个字,四句成一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兰江书院读书时,曾与好友童良仲聚远庵相好,后因家境贫困,不得不离兰江,流落他乡。如今重游故地,看到兰江书院的匾额上题着“书法妙无伦”五个大字
以下是对李昱所作的《画马二首·银鬃绣膊气偏骄》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银鬃绣膊气偏骄”描述了画中的马拥有银色的鬃毛和华丽的装饰,显得非常骄傲。 - “应是房星降赤霄”意味着这幅画可能预示着某种吉祥或者特殊的预兆,房星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 “汗血沙场宜百战”指的是这样的战马最适合在战场上驰骋,能够承受激烈的战斗。 -
梨花如雪,春寒正盛。梨花如美人的笑脸,纯洁美丽,让人心旷神怡。 清明时节,春风微冷,梨花开放,如雪一般洁白。梨花开放在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寓意着希望和生机勃勃。 常记清明时节,我在马上观赏这美丽的梨花。那时,我站在马背上,看着远方的梨花盛开,心中充满了感慨。 今日赋诗,想要用诗歌表达对梨花的喜爱之情。我想用诗句描绘出梨花的美丽,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纯洁和美好。 美人和梦,倚栏干。美人如梨花
【解析】 “芷阳山中屋数椽,树阴将绿绕阶前”:在芷阳山中有几间小屋。树叶茂盛,把阳光都遮住了。 “客来敲户不出应,看到马蹄秋水篇”:客人敲门不开门,只看见马蹄踏着碧波荡漾的秋水。 题解:“秋水篇”是《楚辞》的篇名。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山屋、树荫、秋水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在芷阳山中有几间小屋。树叶茂盛,把阳光都遮住了。 客人敲门不开门
诗句 > 明妆丽服照青春,疑是昭阳殿里人。 译文 > 明净的妆容与华丽的服饰映照着青春的容颜,宛如来自昭阳殿中的佳人。 注释 > ①“明妆”:明亮的妆容。②“丽服”:华丽而美丽的衣服。③“昭阳殿”: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美女所在的场所。④“人”:指美人。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艳绝伦的女性,她穿着华丽的衣服,妆容明亮,如同昭阳殿里的佳人一般,让人无法移开目光。这种生动形象的描写
《画马二首》 黄金如土筑高台,郭隗才登乐毅来。 若使当年轻骏骨,临时焉有急难材。 诗句释义 1. `黄金如土筑高台`:比喻用大量金钱建造高台,象征着对艺术或人才的重视和投资。 2. `郭隗才登乐毅来`:引用战国时期的乐毅故事,郭隗以身相许,乐毅因此得以重用。 3. `若使当年轻骏骨`:如果年轻有才华的骨气能够被重视和利用。 4. `临时焉有急难材`:在紧急时刻,能迅速成为可用之材的人才。
注释: 澧浦:指澧水之滨。长:生长。绿芽:春天里新长出的嫩叶。国香一种最堪夸:国家中的花,有一种最为可贵。俗眼:庸俗的眼光。迷凡卉:被普通花草迷惑。只有君家识此花:你家里的人能够识别出这种花。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兰花的,诗人通过描写澧浦春深时长出的绿芽和国家的兰花来赞美兰花的高洁、美丽和珍贵。首句“澧浦春深长绿芽”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环境,澧浦(即澧水之畔),春意盎然,春风吹拂下,绿芽儿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