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注释: 玉山颓矣葛巾偏,老仆扶持步不前。 莫道先生浑不醒,醉中犹记义熙年。 释义: 玉山已经倒塌了,葛衣偏斜,老仆人扶着他行走不得。 不要说先生没有清醒,他在醉酒中还记忆着义熙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怀念陶渊明的诗。《渊明醉像》描绘了陶渊明醉酒后的样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玉山颓矣葛巾偏,老仆扶持步不前”描述了陶渊明醉酒的状态。这里的“玉山颓矣”指的是陶渊明的外貌特征
万点金莲烛渐烧,水晶帘影夜吹箫 万点金莲烛渐烧,水晶帘影夜吹箫。 只知天上星辰近,不觉人间夜色遥。 注释: - 万点金莲烛(万点:无数之意;金莲:指莲花灯,通常以金箔包裹,故称“金莲”):形容灯火辉煌,无数莲花灯在黑夜中缓缓燃烧。 - 水晶帘影: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窗帘在夜风中摇曳,形成美丽的光影。 - 夜吹箫:夜晚中,人们吹奏箫声,其声音清脆悦耳。 - 只知天上星辰近(只知:仅知道;星辰
陈仲美山水 《山中古树》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此诗写于公元694年(垂拱二年)秋,当时陈子昂任右拾遗,因谏止武则天“皇后称制”,被诬为“逆党”,贬为军曹参军。陈子昂在这首诗里,借描写深山古树,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苑屋斜连薜荔青:苑,指皇家园林;连,连接;薜荔,一种蔓性植物,其叶呈青色。苑屋,指皇家园林里的房屋。 昨日云深贪采药:昨天,天色阴沉,云层很厚。因为云气浓密
这首诗是苏轼的《东坡风竹图》。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以及注释: 1. 戏拈鸡距紫毫芒,写就风梢数节长。 - “戏拈”指的是随意拿起笔来书写,这里的“鸡距”是指笔锋尖锐如鸡毛一样直立。 - “紫毫”指的就是用紫毫笔,这是一种优质的毛笔,常用以书写诗文。 - “风梢”比喻竹子的顶端,因为竹子的尖端常常随风摇曳,所以这里用来比喻书法的飘逸。 - “数节长”形容竹子挺拔向上,有韧性,不轻易弯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释: 1. 青丝络头白鼻騧 - 描述了一匹白马,它的头上系着红色的丝带,鼻子上戴着白色的装饰,显得非常优雅和高贵。 2. 林下春风踏落花 - 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在树林下,春风轻轻吹过,脚下踩着落在地上的花瓣。 3. 最忆吟馀饶野兴 - 表达了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时,诗兴大发,感到非常愉悦的心情。 4. 淡烟斜照数归鸦 -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晚游西湖二绝句 - 秋夜西湖泛棹过: 描述了在秋天的夜晚,诗人乘坐小船游览西湖的景致。 - 满船星斗近天河: 指星星点缀于湖面,好似银河倒映在船上,给人一种夜空与水面相接的错觉。 - 鸣榔忽动清风起: 使用“鸣榔”这一动作来描述风声,暗示着微风吹拂带来的凉爽感觉。 - 一对鲤鱼吹白波: 通过比喻,将风声比作鲤鱼跃出水面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激起水波的场景。 译文
【注释】: 1、“灯辞”指《上元夜》,是一首咏元宵节的七言绝句。 2、“凉州”,地名,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3、“羯鼓声”指打羯鼓的声音。 4、“牡丹花发”,指牡丹花开。 5、“最分明”,最明显。 6、“春宵苦短须沉醉”指春天夜晚短暂,应当尽情地享受欢乐,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7、“莫使金鸡下五更”指不要让鸡叫了天明。 【赏析】: 这首诗以《上元夜》为题
翠作鳌山绕四围,灯前行乐泥光辉。 也知今夜春如海,雪片如银不敢飞。 注释:鳌山是用彩翠装饰的,环绕着整个灯市;灯火辉煌照人,使得人们行走在灯下时,都感到好像置身于春天的海洋之中。因为知道今天正是元宵节(正月十五)的夜晚,所以虽然有雪花飘落,但还是不敢飞舞起来。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元宵之夜的景与情。元宵佳节,本是赏花灯的好时光,但诗人却以雪比灯,写灯前之雪,写雪中之灯。“翠作鳌山”
注释: 1. 老树擎霜图:形容树木被霜冻覆盖,犹如画卷般美丽。 2. 夜寒霜气裂沧溟:夜晚寒风凛冽,霜气弥漫,如同海水被裂开。 3. 潭底老龙眠欲醒:比喻事物或人处于沉睡状态即将苏醒。 4. 万劫玉漦流不尽:形容事物历经万劫而永恒不息。 5. 化人来听蕊珠经:化生而来的人来聆听蕊珠经。蕊珠经是佛教经典之一,象征着佛法的传承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此指仙境。 芙蕖(fúqú):荷花的别称。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这里代指御史。 绣衣御史:官署名,为皇帝侍从官,掌纠察百官过失,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委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灯会热闹景象的诗。诗人以“越中灯夕一绝”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接着以“清光多处是蓬莱,金色芙蕖午夜开”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盛况;然后写人们争相观看的情景;最后以“夹道传呼避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