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注释】 (1)鉴湖: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北,是太湖的一个小湖。 (2)秋暮:指深秋时节。 (3)芙蓉:荷花。这里泛指湖中的荷花。 (4)出婵娟:指歌女们唱起曲子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舟行湖上,秋日黄昏时所见所闻所感。诗的首句写水天相接之景;次句写湖上载酒游赏的宜人风光;三句写岸边荷花盛开;末句则描写船上乐声四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雅恬淡,有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缚”“檐”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答案】 独木桥头芳草齐,野人缚屋正临溪。日长课罢浑无事,自向花檐扫燕泥。注释:独木桥头的芳草都长起来了
【注释】 (1)八月:秋季。 (2)中流:指西湖的湖心。 (3)柔橹:轻快的小桨。 (4)青山:指山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白描手法描写了游西湖时所见的景色,画面宁静而优美。首句“镜里天”即指西湖,是说湖水如明镜一样清澈,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十分明亮,仿佛天上的云彩也在湖水之中。第二句“柔橹下轻烟”,写的是船儿在湖面上徐徐前行,船上的人划着小桨,轻轻向前行驶。此时船上的烟霭缭绕着水面
守岁有感而作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注释: 1. 家人草草具杯盘:家人匆忙地准备了酒菜等食物,准备过年时一起守岁。 2. 爆竹声中笑语欢: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欢声笑语不断。 3. 衣上忽看慈母线:突然看到母亲织的衣物上有针脚,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牵挂和关爱。 4. 泪痕如雨落更阑:泪水滴落在衣服上,就像雨水一样滴滴答答。更阑,即深夜
【注】 1. 梅山,在今江西省萍乡县西南。义塾,学校。秋丁,秋天的丁酉年。2. 庭燎,指庭院里的灯火。3. 冠佩:指官员的服饰。4. 文章,指文学。5. 小儒:年轻的读书人。6. 相与:相互。7. 从容托咏歌:从容地吟唱诗篇。8.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9. 毛亨传:即毛亨传笺,是汉代经学大师毛亨为《诗经》所作的注。10. 郑氏笺:就是郑玄所为的《诗经》笺注。11. 孔氏传
诗句如下: 学圃斋杂咏五首其五 〔明〕 李昱 〔元末明初〕 淅淅风生砌,沄沄水满塘。 藕根穿土阔,茭叶过人长。 注释与赏析: - 淅淅风生砌:形容风吹过庭院的砖墙,发出轻微的声响。 - 沄沄水满塘:描述池塘中的水面平静如镜,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 藕根穿土阔:描绘了莲藕根部深入泥土,生长得非常茂盛。 - 茭叶过人长:指茭白(一种水生植物)的叶片覆盖了人的脚踝,表现出植物生长的旺盛。 译文
【注释】 湖堤:指西湖的堤岸。宿云:傍晚的云彩。黄柳青蒲:指岸边垂柳和水边的芦苇丛等。咫尺迷:形容景色迷人,仿佛近在咫尺。画桥:即杭州的白堤,因有“断桥残雪”之景而名。谁家:哪里的人家。鸡:报晓的公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西湖时所作,描绘了湖堤上清晨的景象。首句写天色已晚,乌云密布,环绕着湖堤;接着以一“绕”字写出乌云低垂,遮蔽住了整个湖面,给人一种天黑的感觉。第二句中
【注释】 湖上:泛指湖水之上。西林寺:在今安徽合肥西南,相传为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所建。 【译文】 湖上行船秋意浓,买舟容易到西林。 青山好处景色美,白鸟一双穿柳阴。 【赏析】 《游西林寺》是一首七绝。前两句描写了作者从湖上来船的情景。“秋来雨气深”一句写天气,“买舟容易”一句写行船之便,都点出时间是在秋天。“湖上”二字总括全篇,点明地点。 第三句写景。一个“好”字写出了西林寺的优美
【注释】腐朽的土地被虫子蚀,枯萎的藜草被蚂蚁倒行。姜生出黄色的菌类,茄子成熟时紫色膨脝。 【赏析】本诗五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地之坏,后两句写物之美。“朽壤虫遍蚀”,指泥土中滋生了无数的小生物;“枯藜蚁倒行”,指藜草被蚂蚁吃掉了。“姜生黄菌蠢”,指生姜长出了黄色的菌类;“茄熟紫膨脝”,指茄子成熟时颜色变深,体积膨胀。这两句写自然界的变化。第三、四句写人世的变化。“姜生黄菌蠢”,暗喻有人造谣生事
【注释】枉渚:指枉渚湖。湖面宽阔,雨后初晴,湖水涨溢,形成水波荡漾的景致。幔坡:泛指山坡。暖:此处形容天气转晴。雁头:即芡实,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果实。鱼子:棕榈科植物棕榈的种子,形似鱼子,故称鱼子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枉渚湖畔所作,描写的是枉渚湖在雨过天晴之后,湖面开阔,水波荡漾的景象。首句中的“枉渚雨晴后”,点明了这是在枉渚湖的雨后景色。接下来两句“幔坡风暖初”和“雁头收芡实,鱼子剥棕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