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注释】冷泉亭:在浙江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建。萝风:指松树的风声。 【赏析】此诗描写灵隐寺外冷泉亭的景象:松林中,一只猴子在树枝上啼叫,一声猿啼,使树上松子纷纷掉落;无数白云从天空飘过,仿佛给翠绿的山屏披上了一层薄纱。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用“猿啼”来衬托出“萝风”,以“白云”来烘托出“翠屏”。这种手法是前无古人的
《梅花》是一首描绘梅花的古诗,出自元代诗人李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到处梅花照眼新:描述了梅花遍布各处,到处都是,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奇。 2. 纵横变态似伤春:梅花的形态纵横交错,变化多端,给人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感觉,似乎在表达一种伤春的情感。 3. 冰霜节操元非俗: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绽放,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如同冰霜一样纯洁,没有丝毫污点
【注释】 (1)杜陵:即杜预,晋朝的大将。 (2)茅屋:指杜甫所住的草房。 【译文】 战火连天黑夜里,旌旗照耀着红彤彤的大地;秋风扫过破败的茅屋,让人愁思满腹,思念杜陵老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平定,但朝廷却把罪责推到无辜百姓身上,诗人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在诗中借秋风、茅屋和杜陵老人,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烽火连天黑”
【注释】: 次韵李斯文及与予蒋仲启刘九德会于杨仲章家 溪上留连景物春,天涯牢落宦游人。 金尊绿酒那辞醉,朱绶银鱼懒挂身。 杨子法言应有法,李侯佳句不无神。 相逢况是桃源侣,此去同为竹径邻。 译文: 在溪边留恋春天的景色,天涯漂泊的游子。 喝着绿酒怎么能不沉醉呢,把红绶带系在腰间却懒得挂在身上。 杨子(扬雄)的文章应该有它的法度,李侯(李邕)的诗篇也一定有它的精神。 我们相逢真是天造地设的缘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夏日热浪滚滚,但作者却能安然入梦。醒来后,一片云彩遮住了天空,仿佛千座山峰都变得昏暗起来;一场及时雨带来了清凉,使得五月的暑气全消。这突如其来的雨水似乎也洗净了战争和战乱,让农民们免于逃亡之苦。尽管身处天涯,生活虽然孤单寂寞,但吟诗之后的心情却异常激动。 译文: 触热处暑日炎炎热难当,小帘竹席梦中寻秋凉。 片云忽作千峰暗,一阵细雨洗尽五月炎。 自此兵戈息事休征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玉奴檠烛座添春,索笑题诗觉有神。 - “玉奴”指的是美人,“檠烛”即照明的火把或蜡烛。这句话描绘了在美人的陪伴下,用灯火增添了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仿佛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同时,通过诗人的“索笑题诗”暗示了他渴望得到美人的回应和赞赏,从而激发了他的灵感和热情。 2. 冰树生花何太喜,银槎犯斗宛如真。 - “冰树生花”比喻美好的事物突然涌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概括。“喜钱塘归附因思先陇”,这是诗人在得知家乡已经收复的消息后,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边城昨夜羽书飞,传道临安亦已归”一句写诗人得到消息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急切心情。“鱼鳖不惊随土纳,貔貅无敌见天威”,这是说自从宋朝军队收复杭州以后,敌人再也不敢来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小画】 雨林含清风,群峰翠如洗。 野猿啼一声,白云在秋水。 【注释与赏析】: - "雨林含清风" 描述了一片雨林中的清新空气。 - "群峰翠如洗" 描绘了群山的绿意盎然,仿佛经过洗濯一般。 - "野猿啼一声" 捕捉到了大自然中野生生物的生动声音。 - "白云在秋水" 形容了秋日云彩的美丽景象,与秋天的景色相得益彰。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手法,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注释:雨后庭院的风声淅淅沥沥,小池塘的水波荡漾。莲藕的根须穿过土地的缝隙,菱叶覆盖过路人的身影。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淅淅风生砌”,用风的声音来表现雨后的寂静和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次句“沄沄水满塘”,则通过水面波动的声音来表现雨水的充沛和池塘的充盈,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第三句“藕根穿土阔”
野竹编篱细,山泉灌圃浑。 碧瓜方布子,紫芋更添孙。 注释:用野竹编织成的篱笆很细,清澈的山泉水在园中灌溉着菜园。 绿色的黄瓜正在结子,紫色的芋头又增加了许多子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五言绝句。诗中通过写竹、水、瓜、芋这几种典型的农村景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诗人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简练的笔法,将农家生活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