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燎光寒宿雨过,无眠数问夜如何。
鼓钟既作声音间,冠佩初临礼数多。
圣德由来同日月,文章元不阻山河。
小儒才劣叨司教,相与从容托咏歌。

【注】

  1. 梅山,在今江西省萍乡县西南。义塾,学校。秋丁,秋天的丁酉年。2. 庭燎,指庭院里的灯火。3. 冠佩:指官员的服饰。4. 文章,指文学。5. 小儒:年轻的读书人。6. 相与:相互。7. 从容托咏歌:从容地吟唱诗篇。8.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9. 毛亨传:即毛亨传笺,是汉代经学大师毛亨为《诗经》所作的注。10. 郑氏笺:就是郑玄所为的《诗经》笺注。11. 孔氏传:就是孔颖达对《诗经》所作的解释。12. 毛、郑、孔:指汉儒毛亨、郑玄、孔颖达三家对《诗经》的不同注释和解释。13.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14. 郑氏笺:即郑玄笺。15.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16. 毛、郑、孔:指汉儒毛亨、郑玄、孔颖达三家对《诗经》的不同注释和解释。17.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18. 郑氏笺:即郑玄笺。19.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20. 毛、郑、孔:指汉儒毛亨、郑玄、孔颖达三家对《诗经》的不同注释和解释。21. 三传:指毛、郑、孔三种注解。《诗经》共有六百篇,其中只有三百一十一篇被采用为正本,其余三百零八篇都是根据这些正本作注释的,被称为“三传”。22.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23.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24. 郑氏笺:即郑玄笺。25.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26. 毛、郑、孔:指汉儒毛亨、郑玄、孔颖达三家对《诗经》的不同注释和解释。27.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28.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29.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30. 郑氏笺:即郑玄笺。31.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32. 毛、郑、孔:指汉儒毛享、郑玄、孔颖达三家对《诗经》的不同注释和解释。33.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34.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35.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36. 郑氏笺:即郑玄笺。37.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38. 毛、郑、孔:指汉儒毛享、郑玄、孔颖达三家对《诗经》的不同注释和解释。39.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40.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41.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42. 郑氏笺:即郑玄笺。43.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44.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45.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46.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47. 郑氏笺:即郑玄笺。48.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49.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50.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51.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52. 郑氏笺:即郑玄笺。53.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54.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55.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56.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57. 郑氏笺:即郑玄笺。58.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59.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60.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61.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62. 郑氏笺:即郑玄笺。63.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64.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65.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66. 毛氏传:即毛亨传笺。67. 郑氏笺:即郑玄笺。68. 孔氏传:即孔颖达传。69. 三体:指三传中的毛传、郑传、孔传的文章,认为圣人的德行和文章可以与日月相比,而其文章并不阻碍山河,说明文章有教化作用。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夜不寐,因想及圣德与文章的关系而作。前四句写秋宵不寐之由,五至七句写秋夜之景,八至十句以“圣德”、“文章”自比,十一至十二句用“无碍”、“不阻”等词来表达自己对圣德与文章的看法。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愿以文章辅佐圣德,使圣德与文章相得益彰的愿望。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情调高昂激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