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开幽径,临流坐小亭。
水云浮槛白,野竹过檐青。
胜绝诗难赋,凉多酒易醒。
清晖安足拟,堪草太玄经。
【注释】
①宴许晋仲清晖亭:宴,邀请。许晋仲,字子真,晋陵人。唐玄宗开元中,曾与李白、贺知章同游金陵。后为道士,隐居茅山。李白有《送许子归江东》诗。
②开幽径:指开凿幽静的小路。
③小亭:即清晖亭。
④槛:栏杆。
⑤野竹:野生竹子。过檐青:竹影穿过屋檐投下的影子是青色的。
⑥胜绝:美景。
⑦凉多酒易醒:天热酒易醉。
⑧太玄经:指《太玄经》。许氏隐居茅山,与道教关系密切。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六年(747)秋末,当时诗人在长安。许氏在茅山隐居,与道门颇有渊源,所以邀他入京作客,并到他的清晖亭游览。
首句“为客开幽径”,点出客人来访,为下文作了铺垫。“开”字用得很传神,不仅表明诗人要带路,而且暗示了诗人对许氏清晖亭的向往。“临流坐小亭”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清晖亭的喜爱,也表明诗人要在这里留宿。这两句诗写得很平实,却很有情味。一个“为客”字,一个“临流”字,把诗人的情态和心境都表现出来了。
颔联“水云浮槛白,野竹过檐青”,写的是清晖亭的风光:亭外,水波轻拍着栏杆,仿佛浮动的水云;亭内,野竹的影子映着屋檐,青翠欲滴。“浮”、“过”两个动词使景物更具有动态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胜绝诗难赋,凉多酒易醒”,写清晖亭的景色之妙,令人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凉多酒易醒”,则表现了天气的炎热。这两句诗,既是对许氏清晖亭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自己感受的真实反映。
尾联“清晖安足拟,堪草太玄经”,意思是说清晖亭的景色已经够美了,用不着再去攀比什么。“堪”是值得之意。这两句是说,尽管清晖亭的景色很美,但还不值得去攀比。诗人以“堪草太玄经”作结,表明自己虽爱清晖亭的景色,却不求它成为名迹。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清晖亭的景色之美,表现出诗人对它的无限喜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而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