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头芳草齐,野人缚屋正临溪。
日长课罢浑无事,自向花檐扫燕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缚”“檐”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答案】
独木桥头芳草齐,野人缚屋正临溪。日长课罢浑无事,自向花檐扫燕泥。注释:独木桥头的芳草都长起来了;一个乡下人正在用绳子绑屋子,屋子正好在溪边。日子一长,功课做完了,也没啥事干,于是便去花檐下扫掉飞来的燕子衔来的泥。赏析:这是一首写乡村生活的小诗。诗中通过描写乡村的自然景色和农家生活来表现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熟悉与喜爱。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到乡村后看到的景象:独木桥头芳草都长起来了;一个乡下人正在用绳子绑屋子。这两句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却把乡村的宁静和闲适勾勒了出来。“缚屋正临溪”,写出了农舍的简朴;“独木桥头”,写出了乡村的偏僻。“野人”是说这个农民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但也能过上平静的生活;“正临溪”表明农舍就建在溪边,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十分惬意。后两句写诗人在乡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所发生的变化:日子一长,功课做完了,也没啥事干,于是便去花檐下扫掉飞来的燕子衔来的泥。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逐渐适应,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内心的满足和愉悦。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恬淡闲适,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向往田园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