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守岁有感而作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注释:
- 家人草草具杯盘:家人匆忙地准备了酒菜等食物,准备过年时一起守岁。
- 爆竹声中笑语欢: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欢声笑语不断。
- 衣上忽看慈母线:突然看到母亲织的衣物上有针脚,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牵挂和关爱。
- 泪痕如雨落更阑:泪水滴落在衣服上,就像雨水一样滴滴答答。更阑,即深夜,形容时间已经很晚了。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守岁有感而作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注释:
【注释】 1. 连日小斋闭:连日,即连日来。小斋,即书房。 2. 出门幽兴多:出门,出去散步。幽兴,即幽雅的兴致。 3. 青山云外断:青山,即青山山。云外,即云层外面。 4. 红叶树头过:红叶,指秋天的树叶变红。 5. 丛筱群飞雀:丛筱,指丛生的细草,筱,通“小”。群飞雀,即一群飞翔的小鸟。 6. 晴漪并浴鹅:晴漪,即晴朗的水面。浴,在水中洗澡。 7. 诗法到阴何:诗法,即诗的技法。阴何
宣州城外泊 宣城市,今安徽宣城。 宣州,唐宣州,治所在宣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市。 城外,指宣城城墙外。 古树已栖鸦,乌鸦在树上筑巢。 注释:宣州城外的古老树木上已经停歇着几只乌鸦。 译文:宣城城外,古老的树木上有乌鸦栖息。 赏析:这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 客路三千里,人烟八九家。 译文:客居他乡的道路有三千里之遥,沿途只见八九家的人家。 注释
【注释】 ①宴许晋仲清晖亭:宴,邀请。许晋仲,字子真,晋陵人。唐玄宗开元中,曾与李白、贺知章同游金陵。后为道士,隐居茅山。李白有《送许子归江东》诗。 ②开幽径:指开凿幽静的小路。 ③小亭:即清晖亭。 ④槛:栏杆。 ⑤野竹:野生竹子。过檐青:竹影穿过屋檐投下的影子是青色的。 ⑥胜绝:美景。 ⑦凉多酒易醒:天热酒易醉。 ⑧太玄经:指《太玄经》。许氏隐居茅山,与道教关系密切。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冬行虽寂寞,诗句总堪传。 - 注释:冬天行走虽然感到孤独寂寞,但我的诗篇却能流传下去。 - 解析:诗人通过“虽”字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寒冬,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情感,但同时也表明他的作品具有持久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这种表达方式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认知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不仅能够传递情感,还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后人传颂。
山寺 碧水流千转,青山绕百层。 过桥随小仆,入寺遇高僧。 石洞深连树,茅檐倒挂藤。 何时借禅榻,清夜看传灯。 译文: 碧绿的水流绕过山峦千百遍,走过桥后跟随仆人去山寺。进入山寺后遇见一位高僧。石洞与大树相连,茅草屋顶悬挂着藤蔓。什么时候能借来禅床,在清冷的夜晚看僧人点灯笼呢? 注释: 1. 碧水流千转:描述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流经山间曲折蜿蜒。 2. 青山绕百层:形容山峦层层叠叠,环绕着山寺
绩溪 落日衔孤嶂,行人到绩溪。 野桥通岸窄,茅屋隔林低。 邑古民还聚,官清政不迷。 小亭幽绝甚,足以慰羁栖。 释义:夕阳西下,余晖照耀着孤峰;行人来到绩溪。野桥狭窄地连接着岸边,而那高高的茅屋则掩映着林木的深处。这个古老的地方聚集了众多的人民,他们的官员清廉,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个小亭子位于偏僻之处,景色十分美丽,足以让旅居在外的人得到慰藉。 译文:日落时分,太阳被山峰吞噬,我来到绩溪。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宿新安驿时的心情和景象。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一宿新安驿,迢迢夜未央(第一句): 我在新安县的驿站中住了一夜。"一宿"表示短暂的停留,但时间感觉漫长。 - 有怀投赤县,无梦及沧浪(第二句): 我怀着某种思念投向了繁华的城市(指赤县),却没有梦到那片广阔的大海(指沧浪)。 - 土榻连苔色,风帘带月光(第三、四句): 我的床是粗糙的泥土做的,上面长满了青苔
【解析】 1. “出郊”的意思是“到郊外去”,本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时。“风雨”二句,以天气之晴好与阴雨作比,写出自己对政治失意的感慨。“人行深树里”是点明地点,“犬吠落花前”描写了作者在郊外所见所闻的景象。 2.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风景图,诗人用“白屋”“樵径”“钓船”“青山”“落花”“犬吠”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风光,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情感。 【答案】 译文:
【注释】 水阳:即安徽水阳江,在今安庆市北。 孤舟夜发时:形容夜晚船行之急。 帆风转羊角:指船上的帆在疾风中鼓起像羊角一样高。 樯:船桅。月带蛾眉:月色映衬着桅杆上的装饰物(或称“彩饰”,如彩绘)。 得归开箧笥:回家后打开箱子。 箧笥:箱匣,指收藏书籍的箱子。 示吾儿:给我儿子看。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寒冬时节乘舟夜行,途中见闻所感。首联写远客冬行处,孤舟夜发时;颔联写帆风转羊角,樯月带蛾眉
春行得驴字 春天出行快乐有余,何况还有酒樽相伴。 绿树成荫双鸟儿啼鸣,青山独行驴儿独自前行。 他乡真令人自得其乐,故里近在咫尺如何? 幸有能诗之友常相聚,清谈数起我心欢畅。 译文: 春天出行的快乐让我感到满足,更何况还有美酒相伴。 绿树成荫,鸟儿在树梢欢鸣;而我在青翠的山路上独自骑行,仿佛只有这一片青山与我为伴。 虽然身处他乡,但我却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在,仿佛与世隔绝一般。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此指仙境。 芙蕖(fúqú):荷花的别称。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这里代指御史。 绣衣御史:官署名,为皇帝侍从官,掌纠察百官过失,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委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灯会热闹景象的诗。诗人以“越中灯夕一绝”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接着以“清光多处是蓬莱,金色芙蕖午夜开”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盛况;然后写人们争相观看的情景;最后以“夹道传呼避骢马
诗句释义与赏析: 秋晚游西湖二绝句 - 秋夜西湖泛棹过: 描述了在秋天的夜晚,诗人乘坐小船游览西湖的景致。 - 满船星斗近天河: 指星星点缀于湖面,好似银河倒映在船上,给人一种夜空与水面相接的错觉。 - 鸣榔忽动清风起: 使用“鸣榔”这一动作来描述风声,暗示着微风吹拂带来的凉爽感觉。 - 一对鲤鱼吹白波: 通过比喻,将风声比作鲤鱼跃出水面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激起水波的场景。 译文
【注释】 (1)八月:秋季。 (2)中流:指西湖的湖心。 (3)柔橹:轻快的小桨。 (4)青山:指山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白描手法描写了游西湖时所见的景色,画面宁静而优美。首句“镜里天”即指西湖,是说湖水如明镜一样清澈,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十分明亮,仿佛天上的云彩也在湖水之中。第二句“柔橹下轻烟”,写的是船儿在湖面上徐徐前行,船上的人划着小桨,轻轻向前行驶。此时船上的烟霭缭绕着水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释: 1. 青丝络头白鼻騧 - 描述了一匹白马,它的头上系着红色的丝带,鼻子上戴着白色的装饰,显得非常优雅和高贵。 2. 林下春风踏落花 - 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在树林下,春风轻轻吹过,脚下踩着落在地上的花瓣。 3. 最忆吟馀饶野兴 - 表达了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时,诗兴大发,感到非常愉悦的心情。 4. 淡烟斜照数归鸦 -
万点金莲烛渐烧,水晶帘影夜吹箫 万点金莲烛渐烧,水晶帘影夜吹箫。 只知天上星辰近,不觉人间夜色遥。 注释: - 万点金莲烛(万点:无数之意;金莲:指莲花灯,通常以金箔包裹,故称“金莲”):形容灯火辉煌,无数莲花灯在黑夜中缓缓燃烧。 - 水晶帘影: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窗帘在夜风中摇曳,形成美丽的光影。 - 夜吹箫:夜晚中,人们吹奏箫声,其声音清脆悦耳。 - 只知天上星辰近(只知:仅知道;星辰
【注释】: 1、“灯辞”指《上元夜》,是一首咏元宵节的七言绝句。 2、“凉州”,地名,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3、“羯鼓声”指打羯鼓的声音。 4、“牡丹花发”,指牡丹花开。 5、“最分明”,最明显。 6、“春宵苦短须沉醉”指春天夜晚短暂,应当尽情地享受欢乐,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7、“莫使金鸡下五更”指不要让鸡叫了天明。 【赏析】: 这首诗以《上元夜》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