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诗是诗人晚年在湖南长沙任上时作的一首咏雪诗。“途中雪”字面的意思是:路上的大雪。但诗中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人生坎坷、世事艰难的感慨。全诗四句八韵,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这些词分别是“出门”、“飞雪”、“珠光”、“合浦”、“玉气”、“蓝田”、“十里”、“孤村”、“灶烟”、“肌骨”、“寒”、“来秋”。 【答案】 译文: 出门飞雪大如拳
这首诗是诗人中秋之夜玩月时的即兴之作,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它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下面是逐句释义: 海上风高八月天,分明吹出大银盘。 海上风高,意味着中秋时海上的风特别大。八月天,说明是在中秋节这天。"分明"一词,表示诗人清晰地感觉到了这股强劲的海风,它仿佛能吹动整个天空,形成一轮大银盘一样的月亮。 光含宇宙无偏照,影纳山河却倒看。
诗句解读 1 乔木如龙在五云:形容赵世良如同一棵高大挺拔的乔木,直指天际,象征着其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前程。"五云"则暗喻其出身显赫、家世不凡,如同天上的五色云彩。 2. 玉堂家世自超群:玉堂,古代对官员办公场所的美称,这里比喻赵世良家族世代为官,地位尊贵。"自超群"意味着其家族成员都具备非凡的才华和品德,使得整个家族在历史上都显得尤为突出。 3. 六旬已弃人间事:这里的“六旬”指的是六十年
橙川四咏·橙峰晚云 橙川,即指江西赣江上游的武功山。橙峰,指武功山主峰摩天岭,海拔1920米,为武功山的最高峰,故称橙峰。晚云,是说在傍晚时分观赏武功山的景色。 橙峰晚云——描述武功山主峰橙峰在夕阳下的景色:橙峰之巅云雾缭绕,宛如飞龙般蜿蜒,令人叹为观止。 壮观橙川第一峰,寻常云气接飞龙。——描绘武功山的主峰橙峰,其壮丽景色让人惊叹不已。 玉漦流地春无尽,翠髻撑天晓更重
【注释】 一、盆:花盆。二、白玉仙童、紫衣卿相:指菊花。“白玉”比喻菊花色白,“紫衣”比喻菊花色紫。仙童、卿相,都是对菊花的美称。三、风景:指时令。四、倚阑欢赏:指欣赏菊花美景。衔杯:指饮酒。 【赏析】 这首咏菊诗,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菊花。第一首写菊花的色泽,第二首写菊花在秋日中的高傲形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首句“君家盆内菊花栽”,起笔不凡。诗人不从菊花的生长环境入手
斗魁山下的树木高大而茂密,文定的风范在几代人中流传。 兄弟四人都是好客的人,乡里的老人们都称他们贤能。 花溪雪后春意盎然,翠岘云深道路相连。 金石般的交情如此深厚,临别之际怎么能不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注释】 1. 斗魁山:地名。 2. 文定流风:指文定公(即胡宗宪)为官清廉、有德行、爱民如子。 3. 四昆仲:四个侄子。 4. 花溪:地名,位于今贵州安顺市西秀区。 5. 翠岘:地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移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岘山西望翠蒙蒙,客子移居似画中。”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岘山之上,远望群山连绵,绿意盎然。诗人将自己比作画中的景色,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心情。 第二句“正喜孟郊家具少,不愁阮籍路途穷。” 这句诗表明,尽管生活简朴,但诗人并不感到忧虑。他想起了孟郊和阮籍两位古代文人的故事,他们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高堂春暖昼阴阴,爱日只缘爱母心。 寸晷岂惟同尺璧,一时何啻直千金。 承欢未觉斑衣老,介寿长为白发深。 安得挥戈驻流景,莫教寒暑互相侵。 注释: - 高堂:高大的堂屋,这里指母亲。 - 寸晷:一寸长的日光,比喻短暂的时间。 - 尺璧:一种玉器,比喻珍贵的东西。 - 斑衣:指年老的样子,这里借指儿孙满堂的喜悦。 - 介寿:表示长寿的意思,这里的“介”通“嘉”。 - 安得:怎么能够,即如何能够。 -
《梅》 翠竹冷渠幸不遮,分明开向野人家。 影斜流水春前树,香淡疏篱雪后花。 索笑故应催客句,乱愁只为送年华。 扬州何逊无消息,欲寄东风道路赊。 注释 - 翠竹:形容竹林的颜色鲜绿,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冷渠:形容渠道的清凉。 - 幸不遮:表示幸运且不受阻碍。 - 野人家:指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家园。 - 影斜:影子斜照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 流水:流动的水。 - 春前树
咏菊二首一 念子爱宾如爱菊,殷勤相赏坐无时。 已知紫白能专美,更遣红黄为出奇。 注释:你喜爱菊花就像喜爱宾客一样,总是殷勤地欣赏,坐在一旁不愿离开。你已经看出了紫色和白色的菊花最能体现它的美,还特意让红色的和黄色的来点缀,使得它们显得更加突出。 赏析:此诗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诗人通过比喻,将菊花比作宾客和主人,强调了他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菊花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咏菊二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