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盆内菊花栽,三本偏能二色开。
白玉仙童迎我笑,紫衣卿相为谁来。
休嫌风景当迟暮,正倚文章逼上台。
如此秋光莫辜负,倚阑欢赏且衔杯。
【注释】
一、盆:花盆。二、白玉仙童、紫衣卿相:指菊花。“白玉”比喻菊花色白,“紫衣”比喻菊花色紫。仙童、卿相,都是对菊花的美称。三、风景:指时令。四、倚阑欢赏:指欣赏菊花美景。衔杯:指饮酒。
【赏析】
这首咏菊诗,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菊花。第一首写菊花的色泽,第二首写菊花在秋日中的高傲形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首句“君家盆内菊花栽”,起笔不凡。诗人不从菊花的生长环境入手,而直截了当地写它被栽植于盆中。这样写,既点明了菊花生长的环境,又暗示了菊花的美丽。
次句“三本偏能二色开”,进一步描写菊花的艳丽多姿,突出其色彩之美。“三本”指菊花的花朵,“偏能”则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三四两句“白玉仙童迎我笑,紫衣卿相为谁来”,则是以人格化的手法来写菊花的形象。菊花如白玉般洁白,似仙子般清丽;菊花如紫衣般华贵,似卿相般高贵。诗人把菊花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这种写法新颖别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五六两句“休嫌风景当迟暮,正倚文章逼上台”,则是从菊花的境遇出发,写其不畏晚景、不惧逆境的坚强精神。菊花虽生长在秋天,但并不因为景色凋零而气馁。相反,它却依靠自己的文采与品格,登上了高高的舞台。这里既赞美了菊花不畏艰难险阻、自强不息的精神,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最后两句“如此秋光莫辜负,倚阑欢赏且衔杯”,是整首诗歌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借菊花之口,劝诫世人要珍惜时光,把握机会,尽情地享受生活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菊花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情感和思想;二是善于观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菊花的美丽形态;三是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层次分明;四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