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飞雪大如拳,客子山行兴可怜。
谩道珠光生合浦,真成玉气满蓝田。
惟惊十里无人迹,曾见孤村有灶烟。
肌骨苦寒何足恨,来秋准拟是丰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诗是诗人晚年在湖南长沙任上时作的一首咏雪诗。“途中雪”字面的意思是:路上的大雪。但诗中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人生坎坷、世事艰难的感慨。全诗四句八韵,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这些词分别是“出门”、“飞雪”、“珠光”、“合浦”、“玉气”、“蓝田”、“十里”、“孤村”、“灶烟”、“肌骨”、“寒”、“来秋”。

【答案】

译文:

出门飞雪大如拳,客子山行兴可怜。

谩道珠光生合浦,真成玉气满蓝田。

惟惊十里无人迹,曾见孤村有灶烟。

肌骨苦寒何足恨,来秋准拟是丰年。

注释:“珠光”即珍珠光泽;“合浦”指汉代置县于今广东徐闻县一带;“玉气”即“玉润”,“蓝田”指今陕西蓝田县,这里用蓝田产玉的典故比喻雪后山峰晶莹如玉。“孤村”指荒无人烟的村庄。“来秋”指明年。赏析:

首句“出门飞雪大如拳”,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雪花之大和飞雪之势之猛。“出门”二字,点出作者当时正在外旅行,而此时大雪正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其势甚大,足以把人的视线阻挡住,以致看不到路旁行人。“山行兴可怜”,这两句是说由于这场大雪的阻隔,作者不能像以往那样畅快地登山赏景,而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在积雪覆盖的小路上踽踽而行。“谩道珠光生合浦,真成玉气满蓝田”。这是作者自喻:自己本是一颗明珠,可惜被世俗所累,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就像珍珠被埋在海底一样,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光彩。“蓝田生玉”,用《韩非子·和氏》中的蓝田生玉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虽怀才不遇,但终会有一天能够施展抱负的。

第三句“惟惊十里无人迹”,这一句承上启下,承接第二句而来。大雪封路,人们纷纷躲避,所以作者只看见沿途百里之内没有人家。“曾见孤村有灶烟”,作者看到前面有一个孤零零的村子,炊烟袅袅升起,便觉得有些亲切,因为那炊烟仿佛是他故乡的气息。这句诗既表现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怀,又暗含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肌骨苦寒何足恨”,是说虽然寒冷得使人难以忍受,但是也不足为恨。这两句诗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环境艰苦,也绝不抱怨,而是泰然处之。

最后两句“来秋准拟是丰年”,意思是说等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一定要盼望丰收,以此来补偿自己目前的处境。这是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