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寒云蔽日昏,雪花如浪洒乾坤。
今年恨不高三尺,去岁何曾落一番。
入地遗蝗虽已尽,绕枝饥雀奈相喧。
由来造化无兼美,且对春风浊酒尊。



莫怪寒云蔽日昏,雪花如浪洒乾坤。

今年恨不高三尺,去岁何曾落一番。

入地遗蝗虽已尽,绕枝饥雀奈相喧。

由来造化无兼美,且对春风浊酒尊。

注释与赏析

1. 莫怪寒云蔽日昏

  • 注释:不要奇怪寒冷的云层遮蔽了太阳,使天空昏暗。
  • 赏析:诗人用“莫怪”一词表达出一种理解或是宽容的情绪,说明他明白自然界的变化是常有的事。这里的“寒云蔽日昏”形象地描绘了冬天的景色,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2. 雪花如浪洒乾坤

  • 注释:雪花如同海浪一般铺天盖地,覆盖了整个天地间。
  • 赏析:“如浪洒乾坤”这一比喻非常生动,把雪花比作波涛,不仅形象地展现了雪花飘洒的范围之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

3. 今年恨不高三尺

  • 注释:今年的雪似乎不够高,只有三尺左右的高度。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一种微妙的情感,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原因,使得雪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或遗憾。

4. 去岁何曾落一番

  • 注释:去年这个时候,也没有下过如此多的雪。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观察和感慨。通过比较今年的雪与去年的差异,诗人表达了岁月变迁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这也可能隐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5. 入地遗蝗虽已尽

  • 注释:地上的蝗虫被雪消灭殆尽。
  • 赏析:这里可能隐喻了大自然恢复力量的强烈,雪的降临帮助净化了环境,为新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6. 绕枝饥雀奈相喧

  • 注释:饥饿的鸟儿在树枝间相互争鸣。
  • 赏析:“饥雀奈相喧”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冬日中的生态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独的感觉。诗人可能通过对这些小生命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感悟。

7. 由来造化无兼美

  • 注释:自然万物,无论是大地还是天空,都无法同时拥有完美无缺的美。
  • 赏析:这句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理解。它提醒人们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观点既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悟。

8. 且对春风浊酒尊

  • 注释:不如趁着春风喝上一杯浊酒,享受这份宁静吧。
  •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环境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愉悦。这既是对美好时刻的珍惜,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