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清明有怀 - 注释: 清明时节,怀念之情。 - 赏析: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用来纪念和祭奠逝去的亲人或朋友。在这首诗中,“清明”既是时间节点,也象征着对逝去亲友的缅怀。 2. 客里清明多感慨 - 注释: 身处异乡,清明节日感伤。 - 赏析: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常伴随着对故人的追忆。诗人身处他乡,无法亲自参与传统习俗,内心自然生出无限的感慨。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胡家兄弟出名门,朝夕留宾礼意敦。 此句描述了胡家兄弟们的家族背景和对宾客的款待,展现了他们的家族荣誉和礼仪之重。 特为老夫称寿酒,敢忘沉醉坐华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和庆祝生日的喜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欢庆中陶醉于美好的时光。 春前着蕊梅犹浅,腊底飞花雪正繁。 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春天和雪花纷飞的冬天,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的美丽景色。 石鼎煮茶过夜半
岁末忽然惊觉十日冻,天风吹雪满江南。 阴气积聚了数日花朵应是六出雪,丰年的标志祥瑞白已三遍。 泥土里出土的麦苗还是那么娇艳,山岩旁梅枝花蕊不知是谁含情脉脉。 在这美好时光怎能没有陶渊明,他品茗新诗夜深还在闲谈。 【注释】 ①八咏楼:在今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鸡笼山东麓。②知府:宋代官名,为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一地的政务、治安等。③联句: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指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歌相互间用韵相同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他生活在唐朝晚期。诗中的“高秋”、“旅中”、“天涯”等词汇表明了诗人身处异地、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高秋云冷雁南飞,游子天涯尚未归。 - “高秋”指的是秋天,通常象征着萧瑟和凄凉;“云冷”形容天空阴沉,气候寒冷。 - “雁南飞”是指大雁向南迁徙的景象,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旅人或不安定的人
金陵与诸生玩月时得告 在金陵和各位同学赏月的时候得到休假。 几年客里中秋月,不似今宵分外明。 离家多年,今年中秋的月亮格外明亮。 出海得无行路苦,照人偏有故乡情。 虽然出海旅行没有困难,但月光却让我想起家乡。 琼楼玉宇高千尺,翠杓金尊下五更。 月光照耀着琼楼玉宇,我喝着酒赏着明月。 来岁倚阑欢赏处,柳村回首忆诸生。 明年我会再次来到这个地点欣赏美景,柳村是我想念同学们的地方
【注释】 耆旧:指年长有德的人。晨星似:指年老的同乡。林泉事考槃:指隐居山林。白首:老年。欣:高兴。青云:高官。耻:以……为耻。日长:天长,指春暖花开的季节。公馆:官府。棠阴:棠梨树的阴影。邵文学:邵元辅,字子晦。交欢:互相欢乐。 译文: 近年来年迈的同乡如晨星般涌现,何况隐居山林的林泉生活也如诗篇一般美妙。 老年能来此地感到高兴,因自己没有当官却要离开而觉得耻辱。 春天天气转暖,阳光明媚
危楼潇爽近星辰,此日𠇾文送目频。 白发偏催能赋客,青山几阅倚阑人。 四郊雨足云归晚,万里天回月出新。 今古才名真不忝,后来谁复继清尘。 注释: 1. 危楼:高耸入云的楼阁。潇爽:清凉宜人。星辰:指星星。𠇾文:即“文”,指文人墨客。目频:频频看。 2. 白发:这里比喻年老的诗人。催:催促。能赋客:有才华的文人。几阅:多次经过。 3. 四郊:四周地区。雨足:雨水充足。云归:云朵散去。晚:傍晚。 4
石室初从浑沌分 山僧惯住鼋鼍窟,野老能穿虎豹群。 注释:石室最初是从混沌中分开的,山中的僧人习惯了在鳄鱼和乌龟的洞穴里居住,老人们能够穿越老虎和豹子组成的群体。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石室的自然景观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山僧与野老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首句“石室初从浑沌分”以神话传说开篇,为整首诗奠定了神秘的基调。次句“山僧惯住鼋鼍窟”,直接点明主题
九日无酒 去年有酒尝酩酊,今年无酒空徘徊。 白衣欺我久不至,黄花向人徒自开。 枯肠何由出芒角,渴心从此生尘埃。 青蚨三百且沽取,休负吾家鹦鹉杯。 注释: 1.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2. 无酒:没有酒。 3. 白衣欺我:白衣服的人欺骗了我。 4. 芒角:指棱角、锋芒。 5. 渴心:口渴的心。 6. 青蚨:铜钱的一种,这里指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饮酒无果时所作
宴蒋仲行水轩,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宴会中的美好景色和欢乐气氛。 首联“层轩正在岘山东,竟日看山与画同。”意思是说,宴席设在岘山顶上的水轩里,整天都像在欣赏一幅画一样。这里用“层轩”形容水轩的高大宽敞,“看山与画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颔联“杨柳尚含春意绿,蔷薇更倚夕阳红。”描述了宴席周围的景色。杨柳依然保持着春天的绿色,而蔷薇花则在夕阳下显得更加鲜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