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云冷雁南飞,游子天涯尚未归。
风雨黄花佳节近,江湖白发故人稀。
蓬莱献赋才名拙,盘谷读书心事违。
正是客愁眠不得,谁家彻夜捣寒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他生活在唐朝晚期。诗中的“高秋”、“旅中”、“天涯”等词汇表明了诗人身处异地、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高秋云冷雁南飞,游子天涯尚未归。
- “高秋”指的是秋天,通常象征着萧瑟和凄凉;“云冷”形容天空阴沉,气候寒冷。
- “雁南飞”是指大雁向南迁徙的景象,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旅人或不安定的人,“天涯”意味着遥远的地方。
- 整句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面对寒冷天气和南飞的大雁,不禁思念远方的故乡。
- 风雨黄花佳节近,江湖白发故人稀。
- “风雨”可能暗喻诗人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或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 “黄花”通常指菊花,而“佳节”则暗示着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
- “江湖”在这里比喻广阔的社会环境或旅途。
- “故人稀”表示老朋友稀少,可能是由于距离遥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感到孤单,因为朋友都不在身边。
- 蓬莱献赋才名拙,盘谷读书心事违。
- “蓬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常被用作隐逸之地的象征。
- “献赋”可能指代诗人试图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抱负。
- “才名拙”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名扬四海,可能感到自惭形秽或不被理解。
- “盘谷”也是隐居之地,这里诗人可能在说自己像隐居于盘谷一样,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
- “心事违”说明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外界的期望或行为不一致。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质疑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 正是客愁眠不得,谁家彻夜捣寒衣。
- “客愁”指的是诗人的旅途之愁。
- “眠不得”意味着诗人无法安稳地入睡,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 “谁家彻夜捣寒衣”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可能是诗人想象自己家中有人正在忙碌地缝制冬衣,以此来表达他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家的渴望。
- 整句通过对比诗人自身的客愁和他人的家庭温暖,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日思乡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以及与家人相隔的距离,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