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
【注释】 碧落洞:指洞天世界,即仙境。 寻幽:寻觅幽静之所。 真境:真实的境界。 乳窦:洞穴中的水泉,也泛指山洞。 葆树:长寿的树木。 氛𡏖:烟雾、尘埃,比喻世俗名利。 迟拍:迟缓的拍打,这里用为动词,表示留恋不舍之意。 洪崖肩:传说中仙人肩旁有仙云,故称“洪崖肩”。 【赏析】 游碧落洞 这是一首游山诗,诗人在山中探寻到了一处幽静的仙境,于是留连忘返。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淡泊
【注释】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珠幡:古代佛教徒所持的彩色幡旗,多用珠宝制成。 金刹:指寺庙。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塞秋:形容五台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和萧瑟荒凉的秋天里,景色显得更加壮美。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休:形容那些为了名利奔波忙碌的人,在这里应该放下名利,寻求内心的宁静。 【赏析】 《佛光寺》是一首描绘五台山景色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五台山的自然风光
注释: 相公竹 —— 这里借指贤明的君主,意在称赞他英明。 已枯断竹钧私被 —— 比喻贤明的君主被奸佞蒙蔽,就像一根竹子已经枯死,却要把它锯成一把扇子一样。 既没贤公帝念深 —— 即使没有贤明的君主,也仍然怀念他的恩德和功绩。 仆木偃禾如不起 —— 仆木偃禾,一种植物,用来比喻贤臣。如果这些忠诚贤能的人不能得到起用和重用,那就太可惜了。 至今谁识大忠心 —— 至今谁能识别出那些有忠诚之心的人呢?
注释: 1. 邃壑重峦十里过,天围佛境隐岩阿。 深邃的山谷,重重叠叠的山峦,走过十里后才能到达。这里指代的是明智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四周环绕着深深的山涧和高高的峭壁。“天围”形容寺院周围环境幽静,如同被天空所包围;“佛境”则是指佛教圣地,充满了宗教氛围。 2. 傥来功业忘情久,暂到山林结意多。 长久以来追求功名利禄,以至于忽略了情感与自然的美好。然而,这次暂时来到山林中,却能与大自然亲近
君不见镇戎德顺弓箭手,耕种官田自防守。相团置堡御蕃军,下视贼庭殊不有。 杀羊取骨燃艾炙,试卜赋兵知拾寇。都校招呼入堡居,堡外重围百里馀。 墙低城小不难破,贼箭如棚城上过。堡中不及数十人,且斗且骂且欣欣。 登陴斫门谓平取,应弦死伤已无数。窗间定箭射酋豪,一箭已闻哭声举。 争将锦囊裹贼尸,鸣金收众唯恐迟。不唯城堡依然固,吾众不伤毫与釐。 自从干戈动四鄙,覆军杀将曾无耻。朝廷未省遗边功,何事此勋不闻记
辛有叹被发,赵灵喜胡服。 遂成陆浑戎,终有沙丘辱。 用夷反变夏,亡礼以从俗。 先王仁义术,讵用此求福。 齐桓九合功,不以兵车毂。 仲尼叹微管,几为左衽属。 尔来豪侠儿,往往异装束。 耀武何必然,御戎有前躅。 余敢告司关,异服宜禁肃
寻幽碧落外,此境真洞天。 乳窦穿碧涧,葆树蒙塞烟。 迹与氛𡏖绝,身亡名利缠。 日暮懒回首,迟拍洪崖肩。
邃壑重峦十里过,天围佛境隐岩阿。 傥来功业忘情久,暂到山林结意多。
已枯断竹钧私被,既没贤公帝念深。 仆木偃禾如不起,至今谁识大忠心。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塞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