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壬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夜泊馆陶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浦云林雾郁苍苍,水面无风晚自凉。 浦:渡口;馆陶:今河北省馆陶县,这里指馆陶附近; 浦云:水汽蒸腾的云雾; 林雾:山林中的烟雾; 郁苍苍:浓密的样子; 苍苍:茂盛的样子; 水面:水波; 无风:不吹拂; 晚自凉:傍晚时分自然凉爽; 应:当、应当; 篷窗:船篷上用来通风的小窗户。 译文: 渡口的水汽弥漫着浓密的云雾,水面没有风吹来
【注释】 即事:应景之作,描写农村景色的诗。几家:几户人家。门:指门上挂的钓鱼用的船。系(xì):系在门上的。一阵风(fēng zhèn):一阵风,这里指风势很旺,吹得麦子燃烧起来。香:气味。燎(liáo):烧,烧掉。麦烟:指麦田中冒出的青烟。画出:描绘,描写。太平村落:指太平乡里,宁静、和平的农村。酒旗:指酒馆门前挂着的布条,上面写着什么。绿杨:垂柳,杨柳树的一种。边:近旁,旁边。赏析
. 远浦客帆明冉冉:在远处的湖面,可以看到一艘艘渔船的帆船在水面上缓缓行驶,它们发出的光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晕。 2. 前村牧笛响呜呜:在前方的小村庄,可以听到牧羊人吹奏的笛声,那声音悠扬而深沉,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艰辛。 3. 园桑叶尽蚕成茧:在园子里,桑树已经结满了果实,那些果实很快就会被用来喂养蚕。当蚕吐丝结成茧时,整个园子都会被覆盖上一层白色的丝网
酒来宛国注红香,鱼出凉亭荐雪肪。 多病浪仙都□此,空哦清句嚼冰霜。 注释:宛州产的酒倒入杯中,酒液如同红色的染料般艳丽;鱼儿在清凉的水亭中游动时,会吐出白色的脂肪。身体不适,就像浪仙人一般,无法享用这些美食佳肴,只能空口吟咏着清澈优美的诗句,却要咀嚼着冰冷的霜气。 赏析:贾伯坚是作者的朋友,他寄来了一首韵诗。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及诗歌内容来分析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夜次馆陶”,点明诗人夜行至馆陶县(今属河北景县)的情景。馆陶:春秋时邑名。在今河北馆陶东北。三国魏置县,故址在今河北馆陶东北。 “三老趋程不惮劳”,意思是说,县里的三位老人为了完成催征的任务,不顾辛苦。“三老”指的是主管教化的小吏或乡官。他们催征赋税
董仲舒送予至湘阴,别后顺风比晚行三百里,怅然有怀作二绝付其仆之远送者持归。 吾子才华我最知,鬓毛回首各成丝。 汨罗江上一杯酒,萍水相逢又几时。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春天的画面和诗人在湘阴的别离之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怀念。首句中的“才华”一词,既赞美了朋友非凡的文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其才华深感钦佩的心情。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卧龙图 能办人间大有年,九渊谁遣抱珠眠。 等闲莫似隆中起,雨得西南蕞尔天。 注释: 卧龙图:描绘诸葛亮的形象。能办人间大有年,意思是能够治理天下,使国家繁荣昌盛。九渊谁遣抱珠眠,意思是是谁派遣他到九渊之中抱着明珠睡觉?这里比喻诸葛亮隐居在深山之中。等闲莫似隆中起,意思是不要像隆中一样轻易地被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出。雨得西南蕞尔天,意思是像诸葛亮在隆中的居所那样,虽然地处西南的偏僻小地方
都门柳 《都门柳》是一首七言绝句,由元代诗人许有壬创作。诗中描述了四十里外的京城都门外,柳树青青,几度迎接行人,又几度送别行客。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情感,希望它不要像人一样迎来送往,而要保持其自然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古人对于离别和重逢的独特情感体验。 译文: 都城外四十里路旁的杨柳
注释: 春日漫述:春日的漫谈。 竹几蒲团懒最宜,不知花影隔窗移:竹制的茶几和蒲团是最适宜的,不知道窗外的花影被风吹来,已经移到了窗边。 邻翁忽报小瓮熟,老子坐忘成坐驰:邻居的老头忽然来报告说酒瓮里的酒已经熟了,我已经忘记了一切,如同坐在飞驰的车上。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中的“竹几蒲团懒最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悠闲生活。而“不知花影隔窗移”
【注释】 湘阴:地名,在今湖南。顺风:指船速快捷。比:比拟。三百里:形容行程远。怅然:惆怅。有怀:有所感。二绝:两首诗。 【赏析】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儒学大师,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赏识。他曾任长沙国相,后升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职。此诗为他在湘阴别董某而作。诗中“一日顺风三百里,故人何处望予舟”,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友人在江边望着归舟离去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全诗意境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