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壬
《作乐导水》 仙姿皎洁映圆台,真见凌波恣意开。 却是圭塘宜产汝,朝阳东照玉成堆。 译文: 清澈的水中仙姿皎洁如镜面,真见凌波微步恣意开。 却是那圭塘最适合你生长,朝阳东射如同玉石堆积堆。 赏析: 这首诗通过“作乐导水”这一自然景观,描绘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首句“仙姿皎洁映圆台”,以“仙姿皎洁”形容水中之物,既显得超凡脱俗又充满灵动之美;同时
注释:洞里的春光已经提前渗透进来,窗前的云霞香气四溢。 万丈红尘飞不到,紫箫吹绽碧桃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首句“洞深春早透兰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窗晓云香乱海霞”又描绘了春天的天空之景,云和霞相互交融,美不胜收。然后,“万丈红尘飞不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认为尘世的纷扰无法触及他的内心。最后一句“紫箫吹绽碧桃花”,则描绘了春天的花事
《作乐导水》是元朝诗人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一句:《一卷千古碧崔巍》 - 注释:一卷书,指的是一卷古籍或经典书籍。千古碧崔巍形容这些书如青山常青、碧水长流,历经千年仍充满生机。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敬仰和珍惜。 2. 第二句:《阅尽人间紫与绯》 - 注释:紫色和红色分别代表尊贵和喜庆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竹叶青青翠色浓,雨过之后更加绿。竹子在风雨中被折断了,但依然坚韧不屈,可以作为钓竿,诗人赞美这种精神。 译文: 我昨天把它移栽到庭院里,生怕下雨天把新栽的竹子淋干。哪里想到,它竟生长在平地上,雨水漫过它的根部。 这种竹子对我真没有辜负,尽管被折断了,但它还能成为钓竿。 注释: 堙垫:倒塌、毁坏。摧折:折断。前韵:指《竹枝词》一诗的韵脚。 赏析:
【注释】 作乐:奏乐。导水:疏导流水。 冰弦轰列倚歌轻,弦外无声却有声:形容琴声美妙,仿佛在弹奏时,冰弦的声音在空气中振动,发出轰隆的声响,但琴弦本身却没有声音,只有那优美的旋律在空中回荡。 我自忘情聊过耳,几人闻此发狂醒:诗人自己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以至于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有音乐在耳边回响。而周围的人,又有几个能听懂这美妙的音乐,从而感到兴奋呢?他们只是觉得这音乐很吵
注释: 杜子美,指唐代诗人杜甫。删后骚馀代有闻,集成惟许杜陵人。这是说杜甫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大才,只有杜甫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整理、收集他的诗作。凭谁寄语沿流者,流到江西不是春。这是说杜甫的诗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很多河流,但最后流入江西,也就变成了春天的景象,与原来的诗歌内容已经大相径庭了。 赏析: 这首诗是对杜甫诗歌的一种赞美和肯定。作者认为杜甫是继屈原之后的另一位伟大的诗人
注释:清凉的夜气吹进帘帏,夜色显得格外轻淡,瑶台之上月光更为明亮。一杯之中天地万物仿佛浑然无迹,只有清风拂动竹叶发出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自然景色。诗中通过对凉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一壶天地”这一比喻,将清风与竹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意境。此外
【注释】 清昼:晴朗而和煦的上午。 庆马:喜庆的马车。 有主无宾:主人,没有客人。 却呼僮仆煮皋卢:却让僮仆去煮酒喝。皋卢即羔,是小羊肉。 【赏析】 这首《过宋村》是作者任满还朝后路过宋村时所作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 前两句“绿阴清昼矢鸣壶,庆马何烦用酒娱”,写的是春日景色。这两句中,“清昼”二字写出了天气的晴好,“绿阴”二字则写出了景物的繁茂;“矢鸣壶”与“何烦用酒娱”对仗工稳
桥梓天殊棣有华,良心初不间幽遐。 何年四海无旌表,尽化忠臣孝子家。 注释:桥梓是地名,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天殊、棣有华都是比喻,意为天壤之别;良心是指本心或者本性;何年,什么时候;四海,指天下或四方。旌表是表彰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孝义的诗。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孝义的重要性和价值。桥梓与棣有华是两个地名,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人的本性不同,桥梓的人性本善,而棣的人性本恶
注释:我幽静地隐居生活,只带一张琴去。时时对着清澈的流水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老子已经兴尽了,小孩子们却都走了。月光照在水面上,好像清泉在荡漾。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作乐导水”为题,意在表明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幽栖长物一张琴”,就写出了诗人的隐逸之志;次句“时对清流自写心”,就写出了诗人在山水中与自然为友的情趣;第三句“老子兴阑童子去”,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