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无
【解析】 “乾坤罢战尘”,乾坤,天地;罢战,停止战争;尘,指尘埃。这一句的意思是:天地间已没有战争的尘埃了。 “渔钓可藏身”,“渔钓”是打鱼、钓鱼的意思;藏身,隐蔽自己。这一句的意思是:打鱼、钓鱼可以隐蔽自己。 “何事刘文叔”,“刘文叔”即东汉初年的开国功臣、光武帝刘秀。这一句的意思是:刘文叔为什么要来寻找你呢? 【答案】 (乾坤)天地,(罢战)停止战争,(尘埃),指战火的硝烟,(渔钓),隐退
诗句释义 1 征衣须早寄 - 此句表达了作者需要尽快将衣物寄出的情感。"征衣"指的是出征或旅行时的衣物,“须”表示必须。 2. 遥忆稿砧寒 - “遥忆”意味着远方思念某人的感觉。这里的“稿砧”可能是指用来磨墨的砧石或者类似的工具,暗示写作或工作的场景。“寒”字则描绘了季节寒冷的氛围。 3. 莫讶啼痕少 - “啼痕”通常指眼泪的痕迹,“莫讶”表示不要惊讶,因为泪水已经流干。 4. 相思泪已干 -
【注释】 (1)野旷:郊野空旷。 (2)林荒:林子荒芜。 (3)晚望:傍晚的眺望。 (4)笛声:指牧童吹奏的笛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向往和羁旅之愁。首句写郊野辽阔、行人稀少,渲染出一种寂静、空旷的氛围。次句描绘夕阳下,林中一片荒凉景象,进一步衬托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后两句以笛声为线索,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最后一句
诗句输出: 退能合天道,人亦隐豪情。借问祠前水,如今有几人? 译文输出: 隐居的人能与天道相合,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请问这鹿门山前的流水,现在还有几人能够像他们一样高洁? 关键词注释: 1. 三高祠:是为纪念曾隐居在鹿门山的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等人而建的古建筑。 2. 天道:指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也指人的本性和道德修养。 3. 隐豪情:指隐居的人拥有豪迈的情感和志向。 4. 祠前水
第一句注释:圣代容高尚,指唐玄宗时期。圣代,指唐王朝;高尚,指高尚的品质。 第二句注释:山林隐去休,指隐居山林的生活。山林,指大自然;隐去,指隐居;休,指结束。 第三句注释:方知尧舜日,指知道尧舜时代。尧舜,指古代的两位明君;尧、舜,分别指唐玄宗的祖父唐尧和父亲唐舜。 第四句注释:亦自有巢由,指有巢父和许由。巢父,即巢父渔,战国时期的隐士;许由,即许由,春秋时期的隐士。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是“评价”还是“分析”。评价,就是对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评判;分析,主要是从结构、主题、语言等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形式等分析概括。 此诗写诗人在深山里寻访一位隐者,但未找到他。最后又发现原来自己已到了山中花丛之中(误入仙境)。 译文:远远地听到有人在捣药的响声,知道有幽深人家。相寻而不见路
注释: 墙头杏花:墙边的杏树,树上开满了杏花。 红杏西邻树,过墙无数花。 红杏:红色的杏花,指春天的景色。 西邻:西边的邻居。 过墙无数花:经过墙壁,有无数的杏花。 相烦问春色:麻烦你询问一下春天的色彩。 端的属谁家:春天的色彩属于谁家的呢? 赏析: 这首诗以墙头的杏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春天的景色与杏花联系起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首句“红杏西邻树
注释: 闻有宫袍赐,翻令闺意伤。 听闻有人被赐予了宫袍,这让闺中的女子感到伤心。 良人在行伍,祇待妾衣裳。 她的丈夫正在战场服役,只等待她寄送衣物。 译文: 听闻有人被赐给宫袍,这让我更加难过。 我的夫君在军中,只等待我寄来的衣物。 赏析: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发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听到有人被赐给宫袍,心中不禁为夫君担忧,因为这可能会让他更加远离自己。而她的夫君却还在军中,等待着她寄去衣物
【注释】 1. 湖头:水边。 2. 夫:丈夫,指妻子的丈夫。 3. 无情春水恨:指春水无情地向东流去,好像在怨恨着什么。 4. 只送别船来:只把远行的船送来。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表现了商人的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春天的无限留恋之情。诗的前两句写她日日在湖头望夫,后一句“夫未回”表明了这种望而不得的遗憾。第三句用“无情”两字将“春水”拟人化,写出了春水东流、不断前行的景象
【注释】 萍:浮萍。 风波长不定,浪迹在天涯:比喻飘零无定。波涛汹涌的江水永远不停,我漂泊在天涯海角。 莫怨身轻薄:不要怨恨自己身轻如羽、容易飘摇。轻薄,易动。 前生是柳花:前生,前世;柳花,柳絮。指你曾经像柳絮一样轻盈地随风飘荡。 【赏析】 此诗写一个飘泊江湖的游子,对身世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他身如浮萍,行踪无定,漂泊不定,到处流浪。后两句诗人安慰他不必埋怨自己身轻如羽而容易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