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诗句原文: 凫舄翩翩紫气间,寒原目送渺难攀。 知无白集留行箧,刚贮溪藤一尺山。 注释: - 凫舄:指代书信,象征着朋友的书信在飘浮中仿佛有仙气缭绕。 - 翩翩:形容信使飞驰的样子,如同翩翩起舞。 - 紫气:古代常用来比喻帝王的气息或祥瑞之气。 - 寒原:此处可能指的是寒冷的高原,也可能是表达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 目送:表达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深情凝视和无限思念。 - 渺难攀:形容距离遥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波面菱丝冒钓钩,宿云初起乱啼鸠。 - “波面菱丝冒钓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如同被鱼钩勾勒出美丽的图案。菱丝,即水草或荷叶等漂浮物,它们仿佛在水面上跳跃,与渔夫的钓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宿云初起乱啼鸠”则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刚刚升起,鸟儿们欢快地鸣叫着飞回巢中
题王幼度画 老我闲身得自繇,雄心只怯九州游。 凭君试取苍龙杖,晞发诸天最上头。 注释: - 老我闲身得自繇:指自己悠闲自在,没有烦恼。 - 雄心只怯九州游:指虽然有雄心壮志,却害怕去游历天下。 - 凭君试取苍龙杖:指请君王借给我苍龙之杖,用来拄着行走。 - 晞发诸天最上头:指在天空的最高处晒头发,形容高远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王幼度的人的画作的题辞
注释: 片云占断六桥春,画手全输妙与真。 铸得干将呈剑客,梦通巫峡待词人。 译文: 一片云彩占据了整个春天,画家完全输给了自然。 铸成干将剑献给剑客,梦游巫峡等待词人
【注释】 营丘:指唐代诗人王昌龄,字少伯。 真:实。 寒林能变曲江春:寒林变曲江春意盎然,即指王昌龄的《题李供奉竹石画》,诗中描写竹子在寒冬里依然翠绿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春天的来临。 始信斯图亦有神:开始相信我的这幅画也具有神奇的魅力。斯图:指王昌龄的《题李供奉竹石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敢竞营丘妙与真”,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表示惋惜,同时赞叹王昌龄的才华出众
注释: 老树成双便作扉,山光晃晃耀人衣。 西村有叟入城去,倩唤借书童子归。 译文: 两棵树并排着就像门一样,山的光影在人身上晃动。 西边有个老人进城去了,他请一个借书的童子回来
以下是对《题画赠蜀中尹使君惺麓二首》逐句释义: 1. 第一首: - 溪藤即是无弦琴:溪边的藤条就像没有弦的古琴,可以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 - 能写高山与流水:溪藤能够描绘出高山和流水的景象,展现了其音乐般的表现力。 - 可堪岐路黯销魂:在岐路(指歧路分岔的地方)上行走时,心情会变得黯淡而消沉。 - 更奏清猿三峡里:更让人想起了三峡里的清猿之声,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2. 第二首: -
诗句:一派湖州画里诗,娟娟疏筱两三枝。 译文:就像一幅美丽的湖笔国画,竹子的形态优美动人。 注释:一派,像一片。湖州,指代中国著名的水墨画流派——湖州画派。画里诗,即画中有诗,形容画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娟娟,形容竹子挺拔、优雅的样子。疏筱,稀疏的小竹。两三枝,指只有几根竹子。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画家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将竹林描绘得如同湖笔国画般美丽动人
舟次薛淀望马鞍诸山仿赵吴兴水村图 紫兰芳杜冒长堤,不尽风烟越垒西。 疏雨远将晴树瞑,薄云低压晓峰齐。 注释:紫兰芳香的杜若冒着长长的堤坝,无尽的风烟在越州城西边。细雨远时即将晴朗的树木昏暗,薄云压低地笼罩着早晨的山峰。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舟中遥望马鞍山群山,想象水墨画般的景象而作。首句点出地点“薛淀”,描绘了一幅长堤上紫兰芬芳、杜若挺拔的画面,展现了越州城西的自然景色
注解: 1. 题王霁宇绣佛斋图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王霁宇绣佛斋图二首》中的诗句。 2. 兵符受自城边石,指的是诗人从城边石上得到了兵符,象征着权力和责任。 3. 心印传来岭上衣,指的是诗人的心与岭南的衣襟相印,表达了诗人对岭南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4. 拈出齐东青一点,指的是诗人在齐东地区发现了一种青色的石头,可能是一块宝玉或宝石。 5. 何来神物却能飞,指的是这块玉石为什么会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