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注释】:辋口居:即王维《辋川图》中之辋口山庄。中山箧:指李营丘的《寒山图》。 【赏析】:此诗为作者自题其《辋川图》。 第一句“拈笔经营辋口居”,写自己对辋口居的喜爱,并以此作为创作对象。辋口居即王维所居之辋川山庄。辋川是盛唐时著名的山水胜地,这里风景优美,景色怡人,诗人在这里居住,可以尽情地欣赏美景。第二句“心知余习未全除”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难以完全摆脱旧习
题仿水墨大痴画 雪浪云堆势可呼,移将点缀草堂图。 谁知王宰剪江手,却是初平叱石符。 注释 - 雪浪云堆:形容画面中的云雾缭绕,像海浪一样翻滚。 - 势可呼:形容气势磅礴,如同可以呼唤一般。 - 移将:移动、摆放的意思。 - 草堂图:指描绘草堂的画作。 - 王宰:唐代画家,以擅长山水画著称。 - 剪江手:形容王宰的绘画技艺高超,仿佛能够剪断江河。 - 初平:指东汉末年的人物
注释: 1. 燕山雪尽势嶙峋:燕山的冬天,积雪覆盖了山峦,形成了崎岖不平的地形。 2. 写得家山事事真:描绘出了家中的景象,每一件事物都真实如画。 3. 刚有寒梅太疏落,请君添取一枝春:刚刚绽放的梅花过于稀少,希望你能增添更多的春天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燕山雪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期盼。诗中通过燕山的冬雪、家山的景物以及梅花的形象
积铁千寻届紫虚,云端鸡犬见村墟。 秋光何处堪消日,流涧声中把道书。 注释: 积铁千寻:形容山高耸入云,铁也似要积累到天尽头。 紫虚:紫色的天空,形容山很高。 流涧声中:在山涧的溪水流动的声音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仿黄庭坚《题王逸少帖》的题画诗,诗人以“积铁千寻”比喻山高,以“云端鸡犬”比喻人世间的琐碎之事。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 题倪云林画:题,题诗;倪云林,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明代画家,“吴门画派”创始人。 洞天深靓秘清都:洞天,神仙居住的洞府;清都,指仙境。靓,同“靓”。 仿佛群真在玉壶:好像神仙们都在玉壶中。 若个丹青能幼出:什么丹青能够胜过。幼,同“愈”。 倪迂端胜米於菟:倪迂,即倪瓒;米於菟,即米元章。 【赏析】 这首小诗赞美了倪瓒画的超凡脱俗和高超技艺。
题茅斋水墨画 为忆城南池上篇,新秋落月片帆前。 草堂未便惊猿鹤,招取幽人对榻眠。 注释:为了回忆起在城南池边度过的美好时光,我在新的秋天里,看着月光洒在船帆上的景象。草堂还没有准备好迎接那些惊动猿和鹤的客人,但我还是邀请了那些隐居的人来和我一起对榻而眠。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回忆往昔生活的一种表达,用“落月”和“片帆”描绘出新秋夜晚宁静的画面。第三句“草堂未便惊猿鹤”
第一首 仲举无心除一室,卢鸿有句写千峰。 欲参苕帚闲中意,九点秋山雨后容。 注释:仲举无心除一室,指苏轼对“一室”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卢鸿有句写千峰,指卢鸿诗中所描写的群峰叠嶂。欲参苕帚闲中意,苕帚庵即今江西上饶广兴寺,位于信州玉山县(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境内。此诗是题画诗。九点秋山雨后容,指苕帚庵周围的山峰,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晰。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首二句说:仲举无意去打扫那小小的居室
【注释】 ①吴淞水:今名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半江:一半的长江水。 ②灵山:指佛教所说的灵山,即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地方。突兀:突出的样子。闲窗:指书房中的小窗户。 ③铙歌:用锣鼓吹奏的歌曲;《尚书·益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以享上帝”。广长舌:形容说理滔滔不绝。 ④大纛:古代军队中指挥作战时所持的大旗,这里比喻高超的武艺。精进幢:佛教语,意谓勇猛精进,如幢(一种旗帜),表示勇猛前进。 【赏析】
题吴词部画 居然张璪偃松图,一一潜虬若可呼。 为问寒林风谡谡,何如千树在玄都。 注释: 居然:竟然。 居然张璪:张璪是唐代著名画家,他的画风以画松著称,这里用“居然”来称赞张璪的松画作得非常精妙。 偃松图:指画中有松树的图画。 一一:每一个。 潜虬(qiú):隐藏在岩石中或水中的龙。 若可呼:好像可以呼唤。 寒林风谡谡(sūsū):形容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何如:怎么样。 千树:指成片的树林。
诗句原文: 凫舄翩翩紫气间,寒原目送渺难攀。 知无白集留行箧,刚贮溪藤一尺山。 注释: - 凫舄:指代书信,象征着朋友的书信在飘浮中仿佛有仙气缭绕。 - 翩翩:形容信使飞驰的样子,如同翩翩起舞。 - 紫气:古代常用来比喻帝王的气息或祥瑞之气。 - 寒原:此处可能指的是寒冷的高原,也可能是表达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 目送:表达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深情凝视和无限思念。 - 渺难攀:形容距离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