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赠衲友 锡带神光雪,杯浮大士潮。 孤踪泛江海,瞠眼向云霄。 说法惟挥麈,逢人或过桥。 千峰何处住,一偈肯相招。 注释:这是一首诗歌的注释,描述了诗中的关键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予衲友(即僧侣)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以及对衲友的深深友情。 首联“锡带神光雪,杯浮大士潮。”描绘了衲友身上散发的神性光芒和他那宁静如海的心境。这里的“锡带”指的是衲友身上的法器
赠僧 香积千人供,黄梅五叶花。 檀那无住相,功德等恒沙。 塔影云连水,僧音梵与华。 宗雷开社后,知尔退堂赊。 注释: - 香积千人供:供养者众多,供奉的香料和食物很多。 - 黄梅五叶花:指的是五月的黄梅季节,五叶树盛开的花。 - 檀那无住相:檀那是指施主或信徒,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固定的相貌。 - 功德等恒沙:功德如同恒河沙一般多,无法计量。 - 塔影云连水:塔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注释】 郊坰:郊外。膻行:指有荤腥的食物。熊经:指道教的“熊经术”。汗漫:神话中的仙境,这里代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楚山青:指屈原《楚辞·招魂》中的“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于人寰;豺狼从横,往来侁侁。”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写玉峰道人的“礼岁星”、“问熊经”、“缘非薄”、“迹更冥”等举动,表现了对玉峰道人的赞赏之情。 首句写与玉峰道人一同出游的情景
【注释】 识:了解。 垂帘:挂起帘子,指隐居生活。 论交:交友,交往。 澹世情:淡化世俗之情。 海上: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侠骨:指仗义行侠的精神。 邛杖:一种手杖。 探胜:寻找胜景。 河车:指养生之道。 餐霞:指在山间采摘野花食用,即采食山花。 九龙:指天上的云彩,此处形容窗外景色如画。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戴虞周的诗。作者在与戴虞周相识后,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和期望
【注释】 苕霅一时僧:苕霅是浙江一带的地名,这里泛指江南一带。一时即一时,指同在江南。 千峰兴欲乘:想攀登万山之巅。 龙蛇随北学:指僧人学习佛教经典时,如龙蛇般地灵活自如,不拘泥于文字。 衣钵问南能:衣钵是佛教僧侣用以吃饭、睡觉和行走的工具。南能,指禅宗的南宗大师。 初地游方惬:指初到一个地方修行感到满意。 弥天秀益增:形容景色美好,令人赞叹不已。 碧云句:指诗句中有如“碧云”般的意境。
【注释】: 叱驭犹行路,乘槎自凿空。何如浮海使,绝域渺难穷。龙节尧封外,鲛衣禹贡同。壮夫能许国,在处百灵通。 夏鹤田黄门自琉球奉使归致书问讯诗以答之。其一(其一)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乘坐的船,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诗人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叱驭犹行路,乘槎自凿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 突兀古云根,纷敷赤棘翻。堂前霞彩绚,天上露华温。 - 突兀:高耸,突兀的山石。 - 古云根:古老的云朵根部。 - 纷敷:杂乱地铺展开来。 - 赤棘:指红色的花椒树。 - 翻:翻滚。 - 堂前:在堂前的庭院里。 - 霞彩:晚霞的美丽色彩。 - 绚:灿烂。 - 天上:天空之上。 - 露华:清晨或夜晚露珠晶莹的样子。 - 温:暖和。 - 托质从玄圃,忘忧合道言。 - 托质:托身,寄身。 -
【注释】 ①三楚:楚国的三个地方。指湖北、湖南一带,也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②画:《南史·宗炳传》:“炳好山水,爱远游,穷川岳之志,景翳而莫见其地。”后因以“画”为画家的省称。③系:联系。④勉应:勉强答应。⑤相恕:原谅。⑥离忧处:离别忧伤之处。⑦《南史·宗炳传》: “宗炳尝游天门山,至石门,观瀑布,叹其岩高水深,幽邃无外,遂止宿其下,积十余日方下山。时人以为胜境。”⑧景:风景,景色。⑨翳:遮蔽
诗句释义: 芳讯到江潭,青霜字字含。 释义: 芬芳的音讯传到了江潭,就像那青霜一样字字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译文: 远方的佳音如同江边的花香一样,传递到了我的眼前。那青霜般的字迹仿佛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你的思念与关切。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来信的情景。首句“芳讯到江潭”直接点明了信的到来,而“青霜字字含”则用青霜来形容信上的每一个字
寿程孝廉卿虞五十 蘧子知非日,平津对策年。 掊风轻九万,奏牍富三千。 琴写山兼水,杯中圣与贤。 看君多道貌,班缀玉宸前。 注释: - 寿程孝廉卿虞五十:寿程是人名,可能是一个官员或学者;孝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虞五十可能是指他的年龄或是他的名字。 - 蘧子:庄子的别称,这里用来指代某个人物。 - 平津: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事件。 - 掊风:指打击邪恶之风,这里比喻批评或攻击不良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