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星郎拜庆日,华衮玉宸前。 解老从河上,真封比渭川。 应知众父父,别有大年年。 一卷循良传,何如拔宅仙。 【注释】: 1. 星郎:指寿星,也借指寿人或寿翁。 2. 华衮:华丽的礼服。 3. 玉宸:指帝王的宫殿。 4. 解老从河上:指在黄河之畔度过晚年。 5. 真封:实封。 6. 大年:长寿。 7. 循良传:遵循良善的传家之法。 8. 拔宅仙:指神仙能离开尘世、超凡入圣。 【赏析】:
夏鹤田黄门自琉球奉使归,致书问候之诗以答之,其二: 左掖颁圭日,东荒析木天。 风烟迷甲子,岁月滞丁年。 抚剑惊波晏,投珠异域传。 慇勤遗尺鲤,倍起陆沈怜。 注释: 左掖颁圭日:指皇帝颁布诏书的日子。左掖:古代宫殿左侧的门。颁圭:颁发玉玺。圭:古代一种礼器。此处指皇帝颁发的诏书。 东荒析木天:指远离中原的东方荒远之地。析木:即玄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传说它从北方飞来落在南方的桑树上
寿吴彦伦五十 新阳回建子,初度叶惟庚。 卜筑逃虚意,登楼信美情。 无吟非雪曲,有笔梦花生。 何必贤良策,平津独晚成。 注释: - 新阳回建子:指春天到来,太阳升起在东方,象征着新的开始。 - 初度叶惟庚:指二十岁的生日(庚即年)刚刚过去。 - 卜筑逃虚意:选择一处地方建造房子,以逃避世俗的虚名和浮华。 - 登楼信美情:登上高楼欣赏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无吟非雪曲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四 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 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 董其昌的这首诗《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其四》以简洁的文字勾画了禅宗哲学中关于人生悟道与解脱的观念。 诗的前两句“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表达了诗人对前人过于依赖外在修行而忽视内在悟性的批评。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表面的打坐冥想或是追求某种境界,而是应当深入内心,洞察生命的真相
【注释】 声色无端不我期:声,指声音;色,指色彩,这里指美色。 缘心应处亦如之:缘,依循;心,心性;应处,应和之处。 若人欲走无生国:人欲走而不知归处,谓迷途之人。 除却斯门总路岐:除却,除了,除去。斯门即“此门”。路岐,歧路,岔道。 【赏析】 寒山寺在江苏苏州西郊枫桥镇附近,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故居。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后人据此传说,将枫桥改名为寒山寺
接得西来最上机,一生须及尽玄微。 但言顿悟无修证,热病教君失转依。 诗句释义: 1. 接得西来最上机:这里的“西来”可能指的是某种来自西方的神秘或高深学问或智慧,而“最上机”则意味着这种智慧或学问是最高级别的,是所有知识的精华或者核心原理。 2. 一生须及尽玄微:这里的“玄微”可能是指非常微妙、难以理解或领悟的概念或道理。“及”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追求或达到,即通过学习和实践
【注释】 六根: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 耳圆通:佛经说人有六根,六根清净,能听无量妙法。这里以“圆通”形容耳的功能,即能闻六道之声。 窍:指心。此处用“窍”指心。 中:内心,指心之本觉。 此观:指修行观照之法门。 何以验:用什么来验证? 人嘲人赞:被人嘲笑,被人赞美。 响排空:声音响亮,传遍四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读寒山子《十二相颂》中的一首。寒山子是唐代的一位僧人
【注释】 举:提出。著:同“嘱”。空宗:佛教术语,指一切法皆无自性,皆为因缘和合所生。道:方法。如盲说象:比喻说法不明确、不正确。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两道眉毛:指代自己和对方。 【赏析】 此诗是诗人读了寒山子诗《十绝》后写的一首读后感,表达了对寒山子诗的不满,并提出了批评。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寒山子诗的特点和不足,后四句则表达自己的意见。 起笔“举著空宗便道无”一句,即点明了主题。这里
注释 谷静鸟飞绝:山谷中静寂无声,连飞鸟的声音都听不到。 天空云度闲:高空的云朵飘荡自如,悠闲自在。 尔时一回首:此刻我回头望去。 眼底无青山:眼中所见,只有苍茫的山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空旷的场景。首两句以“鸟飞绝”和“云度闲”勾勒出一幅幽深静谧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第三句“尔时一回首”,诗人突然转身回首,这一动作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转变或深思
诗句:羽士争谈不死方,到头若个免无常。 译文:道士们争相谈论着长生不老的秘诀,但到头来谁能避免死亡和无常的命运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羽士争谈不死方”描绘了一群道士争相探讨长生不老之术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永恒生命的无尽追求。然而,第二句“到头若个免无常”则揭示了这一切追求最终都无法逃脱生命的本质——无常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