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其一)》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并结合注释、译文和赏析来深入理解这首诗: 1. 逐句释义: - 驱车宛叶逐游尘:驾车沿着宛叶的道路,追逐着尘土飞扬的旅程。 - 春出秋归似雁臣:春天出发,秋天归来,如同侍奉君王的臣子一样,忠诚地追随。 - 闻道晚来差丧我:听说近来有些事情让我感到失落。 - 论才少且不如人:在才能上,我觉得我不如他人。 -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据注释所写,应该是唐代李商隐所作。 酬范太蒙吏部 几回优诏到周南,云壑难将选胜耽。 吏部文章真不朽,龙图忧乐本同参。 弹冠共是冥鸿侣,挥麈能忘白马谈。 欲问海门新气象,骊珠径寸喜先探。 译文: 几次收到朝廷的诏书,来到周南,我感叹这里的美丽景色。 你的诗文才华,真是不朽啊,就像龙图阁那样,你忧虑快乐,都在这里参悟。 我们都是追求名利的人,一起像那冥鸿一样高飞
酬刘燕及明二首 乍把琼枝恍旧游,平生左袒为刘侯。 即看竹素千秋事,能废江湖万古流。 鸥侣共依天上座,雁声孤□月中楼。 新诗大有牢骚语,翻耐高歌散旅愁。 注释: 乍把琼枝恍旧游:突然拿着那琼树枝干,好像在回忆过去的旧游。 平生左袒为刘侯:我平素始终支持刘某的意见。 即看竹素千秋事:指刘某写的《竹素记》这部书。 能废江湖万古流:意思是说刘某的文采足以使江湖永远流传下去。 鸥侣共依天上座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叶少师交流的过程中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沉沦不解叹风尘,攀鼎含情侍从臣" ——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沉沦在红尘中,而我只是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来侍奉君主”。这里的关键词是“沉沦”和“侍从”,分别表示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 2. "巳分浮家称钓客,那将慧业厕文人" ——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决定做一个隐士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 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著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 纵是枯桐蒙赏激,酬知恐异爨馀薪。 注释: 1. 东朝联事步清尘:在东宫处理政务,就像走在清静的尘土中。 2. 牢落灵光亦主臣:孤独而凄凉,如同灵光照耀下的主公。 3. 奉诏偶然因旧学:遵循诏书,偶然因为自己的学问。 4. 趋班直讶著陈人:走向班位时,直让人惊讶
《和陆伯生三首》解读 解析董其昌与陆士行的诗篇 1. 第一首诗的意境 - 诗人描绘梦中景色,神清景明 - 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第二首诗的寓意 - 探讨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 强调内在修养在面对病痛时的重要性 3. 第三首诗的主题 - 描述秋天景色,抒发孤高情怀 - 反映文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4. 第四首诗的艺术特色 - 用墨明洁隽朗,笔致恬静疏旷 - 青绿色彩
【注释】 鹤发:白头发。 峨嵋山:在四川峨眉县境内,山势雄伟,景色壮丽,传说是黄帝女儿瑶池的宫殿,因此又叫“峨眉”。 绿尊:指酒器青绿色,形似樽。 濠梁:《庄子·外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后用“濠梁”指水边的浅滩,也用以比喻悠闲自得的生活。 谷口:即谷口寺,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郊外,有诗僧孟浩然曾居此。 竹林:竹林七贤之一嵇康、阮籍等人常在此地饮酒吟诗,故此处指竹林七贤。 【赏析】
酬刘燕及明二首 青编数卷敌华林,腹笥居然写赋心。 自昔词坛憎百六,不妨天柱耸千寻。 龙文忽照干将曲,鹤唳今听谷水阴。 却笑安仁秋兴作,只伤留滞宦情深。 注释:青编指古代书籍,比喻刘燕及明的才华横溢,堪与华林媲美。腹笥(fù shì)形容人有才学,能写文章,比喻刘燕及明学识渊博,胸有成竹。自昔词坛,词坛指文人聚集的地方,这里指古代的文坛。憎百六,百六是指《诗经》里的《大雅·生民》
酬胡小山鹾台苦雨二首 川原弥望岸容移,警水愁霖若有期。 自奏薰风回愠后,差疑繁露纵阳迟。 商歌曰□何当烂,步祷朱轮不用脂。 采得歌谣腾黼座,笔端如画是流离。 注释: 川原:指广阔的原野,也指大地。这里指的是大地上的景象。 弥望:满眼望去。岸容:岸边的景色。 警:惊扰。这里指的是惊扰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自奏薰风回愠后:自从吹来了春风,天气转暖,怒气消散了。 差疑:怀疑。繁露:多云,阴雨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诗人情感三个方面分析。 “青山亦似隐吴门”,“亦似”是说虎丘山和吴门的山势相似,都高峻雄伟;“隐”,有隐居之意。“洞霭江烟欲互吞”,描绘虎丘山云雾弥漫,与江上的烟雾相互交织的景象。“洞霭”形容山中云雾缭绕。“欲互吞”,指山中云雾与江上雾气互相渗透、融合。 “虎气尚呵盟长墓”,“尚”是尚且的意思